要谈跨专业考研,我们首先得明确一下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有哪些专业,同学们可以随便上网搜一下教育部公布的高等教育学科门类的划分,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所开设的所有学科按学科门类来划分分为13个大类,分别是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其中每个学科门类下有包含若干个一级学科,比如经济学下,有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个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又有若干个二级学科,如理论经济学下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这几个二级学科。因此同学们需要先对照自己本科阶段的所学将自己的专业划归到相应类别,然后再来思考自己要不要跨专业考研以及要跨哪个专业考。
对于要不要跨专业考研来说,我们需要考虑这样两个问题:我现在所学的专业将来有没有发展潜力,我到底喜不喜欢我现在所学的专业。在如此浩瀚的学科门类中,毕竟不是每一门学科都是热门学科,我们不得不承认有些学科实在过于偏僻,那我们如何确定我的专业是否有潜力呢?其实很简单,只需要我们在网上搜索一下本专业的发展情况就一目了然了,建议同学们去看一下一些企事业单位的招聘信息,以及公务员考试的报考信息,这个工作并不难做,动动手在网上搜一搜,比如国考报考信息等我们就能看到其对所学专业的要求如何,在你查完之后你就能很明显的感觉出自己专业受重视的程度。但是如果你还对你的专业领域有兴趣,特别是有想继续从事研究的兴趣,那跨专业的问题你需要慎重一些,因为你无法确定一旦跨出了自己的专业领域你是否真的喜欢新选择的学科。
接下来谈一下对于已决定跨专业考的同学来说该跨什么专业这一问题,事实上对于该跨什么专业考这一问题来说大家考虑的问题要复杂一些,既要考虑以上的两个问题,即跨的专业发展潜力如何,好不好就业,我自己是否喜欢,还要考虑跨专业考的难度如何。发展潜力和就业问题我们依然是可以去网上搜一搜了解一下的,重点关注社会对该专业的需求度,而对于自己是否喜欢来说,不妨先去图书馆找两本该专业的入门书籍读一读,看看自己对该学科是否有点好感。重点的是我们要关注跨考该专业难度如何,对于学文科的同学来说跨考理科专业是异常困难的,因为理科专业十有八九是对高等数学有相当的把握的,而一般的文科专业本科期间是不开设数学课程的,因此这一关对于大部分文科同学来说简直比登天还难,但是对于学经济类的同学来说就要好一些,因为经济类学生是有高等数学知识的基础的。大部分有跨考打算的同学一般是理科生跨文科专业,或理科跨理科专业,文科跨文科专业,因此如果你下定决心要跨专业不妨去搜集一些要跨专业的教材以及考试的专业真题来看看,甚至可以花一定的时间去琢磨一阵,如果感觉自己对这一专业挺有兴趣,而且还能有一定理解,那么我认为完全可以考虑跨该专业考,但是必须提醒你的是,跨专业考研对于你来说是个非常有挑战性的工作,你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因为你是从零开始的,因此如果你已决定了跨专业考,那么请更加努力投入的学习吧。
以上就是老师给大家谈的跨专业考研选择的一些依据,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走完考研路。
(本文为跨考教育教研室徐涛老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