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跨考2020-02-10
如今2021考研er正在积极的备考,很多考生在备考考研时一个头疼的问题,偏科,对于自己喜欢的科目更愿意花时间去学习,而对于不喜欢的科目自然就会产生一种排斥情绪。那么我们该如何备考呢?下面是详细的介绍,供大家参考!
一、学会时间管理
“马太效应”在考研复习当中,主要表现为对喜欢的科目可以每天捧在手中,从早到晚一直复习这个科目。但是对于不喜欢的科目,总是提不起兴趣,甚至给自己找各种理由对该科目延迟复习。这样的做法是不科学的。备考初期,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做好复习计划,学会进行实践管理,合理安排时间,要有壮士断腕的心态攻坚克难,避免避重就轻。
二、对弱项要学会突破
考研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软肋,有的人的专业书足有五百多页,像一本厚厚的字典让人看着就头疼,每每鼓起勇气拿起来,翻了翻就又放下了。这种情况出现说明考生们还没有找到一个正确的切入口。要打破这样的现状,首先,我们可以到考研论坛 或者考研交流群里问一下同专业的学长学姐是如何复习的,避免走弯路;其次对于这类厚厚的专业书可以仔细研究下目录,了解整体脉络后,先把书读厚,再读薄,结合相应的笔记和真题渐入佳境。
三、对长处更不可掉以轻心
相反于逃避自己的薄弱地带,则是在自己的长处上有恃无恐,无所畏惧。有的同学认为自己数学功底不错,是自己的强项因为对于数学备考不是很上心,或者有的考生觉得自己的四六级成绩都很好,因而忽略对英语的备考;这都是备考中的误区。作为自己可以优势科目,考生更应该利用这样的长处,进一步利用合理的时间将它学精、学透,因为这是最优可能成为自己的“拉分”项目的。所以,再次提醒广大考生不能因为是自己的强项就存在侥幸心理,学好强项也能为复试加特技。
“马太效应”有消极影响也有积极影响,它可以让你强的更强,也会成为你逃避弱项的借口。在考研备考期间,一定要合理对待“马太效应”,谨防严重偏科现象,让自己的考研科目在平衡中稳定进步。
(注: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2考研征程已正式,了解竞争压力,盘点历年考研人数,请前往→近10年考研人数汇总;院校难抉择,跨考复习入门难,自制力不足复习无章法,跨考考研全年集训营专为你而来!自带气场的Jennifer老师,声音可出道莹姐,传递温柔力量的敏姐姐...在全年集训等你!
对于2021考生,成绩出来后,复试调剂迫在眉睫,想要在复试和调剂间找到自己的位置,断进入复试概率,前往点击评估复试入选率 (手机打开效果更佳哦);
若此战失利,与理想院校失之交臂,没关系!天没塌!二战集训营,我们等你,挽救2021的失误,这次,我们和你一起再战考研!
点击右侧咨询或直接前往了解更多
2022考研全年集训 | |||
2022考研形式分析 | 各专业院校排名情况 | 从历年会计专硕报录比说MPAcc考研难吗 | |
2022考研时间及注意事项 | 全年复习方案制定 | ||
从金融专硕报录比解读金专考研哪些院校最好考 | 考研难度分析及自身情况解读 | ||
2021考研复试调剂 | 2021考研复试·了解导师 | 通知!2021考研第一批调剂信息来了! | |
历年考研复试面试常见话题汇总 | 专供!你想知道的复试信息 | ||
复试时要查本科成绩单怎么办? | 2021考研复试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