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考研的考生已经进入备战状态,为了帮助大家更深入的了解2022考研事宜,今天小编为大家讲一讲考研学硕、专硕、非全日制的区别,希望对大家择校择专有所帮助。
由于大环境的影响本科学历越来越“普遍”,为了缓解一部分就业压力和满足企业的的“高学历情结”,研究生扩招势在必行,但科研形式又不支持研究生的大量扩招。于是,就有了专硕和学硕的区别。
后又因在职研究生的培养差强人意,以至于在职研究生,往往被业内当做“买学历”的代名词。为了提高在职研究生的含金量,于是在职研究生于17考研首度纳入统考。在职研究生这个名词,也就变成了非全日制研究生。
01【学硕,专硕,非全日制什么区别】
1、培养方向不同
学硕:以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为主
专业型硕士:专业型硕士以培养市场紧缺的应用型人才为主,是为克服学术型硕士的不足新增的一种硕士。
非全日制硕士:在从事其他职业或者社会实践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灵活时间安排进行非脱产学习的研究生。
2、招生条件不同
学硕:只要本科毕业或专科毕业两年后就可以报名
专硕(不含非全):招生条件和学硕一样
非全:现在绝大部分专业都需要定向培养
3、学制不同
学硕:全日制学习。一般为3年。
专硕(不含非全):全日制学习,一般学制2-3年。
非全:边工作边学习,学制一般比全日制长半年到一年,周末或晚上进行学习。
备注: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可能有所不同。
4、读博方式和和证书差异
首先三者都是双证,但文凭和读博方式有所差异。
学硕:可以直博,拿学术学位
专硕(含非全):需要考博,拿专业学位,非全标注非全
02【多方权衡三者如何抉择?】
1、考研的目的
读博科研:建议学硕优先,可以直博
工作就业:专硕优先,就业方面相较于学硕。基本没有区别。学习年限相对较短,可以更早的踏入社会,也许就意味着你可以比考学硕的同学多一年的工作经验。对未来的工作发展很有优势。
只想要学历:非全也是双证,可捡漏名校,也可考博
2、学费、奖助学金及住宿
学硕:学费一般为8000元/年, 提供住宿。且奖学金较高对于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同学,选择学术型硕士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将所交的学费“挣回来”。
专硕(不含非全):学费一般高于8000元/年,但总体而言学费普遍高于学术型硕士。奖助学金较学硕略低,部分学校不再提供住宿
非全:学费高于全日制,并且大多数学校未设立奖助学金,且一般不提供住宿。适合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人。
备注: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可能有所差异
3、报考难度和调剂
虽然近年来随着专硕社会认可度的提高,专硕难度有所提升,但总体而言,专硕难度,低于学硕,非全低于全日制。
此外学硕一般可调剂专硕,专硕一般不可以调剂学硕(部分考英一数一的专业除外)。非全调剂全日制,基本不可能。
4、社会认可度问题
虽然整体而言,学硕相对优于专硕。但随着近年来专硕的发展,社会认可度,尤其在就业方面相较于学硕,已相差无几。
但非全日制的改革毕竟处于初步阶段,社会任何度相较于全日制还是略有不足,但就大方向的发展趋势而言含金量无疑将会日益提高。
对于经济条件相对优越的的考研er而言,现阶段可能是捡漏名校的好时机。但也应考虑,在你毕业的时候,认可度未必能否达到你的预期。
(注:本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