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对于大部分2020考研新手来说肯定是无比紧张的,在这里跨考教育小编想提醒大家,稳住心态,冲到最后!冲刺阶段除了复习以外,心态调整、身体健康也都十分重要,下面是跨考小编整理了一些小建议,送给一直努力的20考生们~跨考教育已经开设了寒假体验营,为各位答疑解惑,现在加群,更能收获各类考研资料→
各学科复习建议
一、数学
1. 围绕真题,查漏补缺。
最后的阶段,要以真题为主,模拟为辅。不要过多关注做题的分数,而是要以不熟悉的知识点为重。
2. 动手做题,一定要多动手!
不要以为看懂了就一定会做,数学很多综合题型,能看懂但做的时候不一定能想到怎么做,一句话,还是要动手去做题!
3. 擅于总结,总结错题和易错公式。
总结真题当中做过的错题,多做几遍。易错的公式,总结到小本子上,空闲时间多背背!
二、英语
现阶段英语可以把留下的几套真题做一下测试,测试的目的是为了能够按照考试的时间完成的去做卷子,测试结果可以参考,但不要太当回事。测试后别忘了把这几套真题里的阅读精细分析至少一遍。
关于作文,很多考生会选择临考之前背几篇模板,建议大家不要完全依赖于模板,毕竟套用模板也需要一定的技巧,同时需要自己添加一些内容,而如果自己添加进去的部分写的水平很一般的话,阅卷老师很容易看出来,这样是会影响写作分数的。
建议大家准备一个自己的模板, 按照自己的模板去写真题里的作文进行练习,有时间的情况下,可以参考押题里的话题练习几篇。
三、专业课
1. 多轮背诵,稳扎稳打。
对于以背诵为主的专业,背过的知识点要及时的复习,多背诵几轮才能将知识点完全掌握。
2. 抓住历年真题
现阶段专业课的历年真题相信大家也都有了,除去一部分自主命题院校更换命题组的特殊情况之外,历年真题的参考价值还是很高的,背书的同时要牢牢掌握历年真题考过的点。
四、政治
政治各科的核心知识点一定要牢记,现阶段多背多做题已经不用多说,要多注意平时的错题,注意知识点的查漏补缺。
复习不在状态怎么办?
一、用每日计划来提醒自己
将学习任务细分到每一天,最好是记在小本本上,用划勾或打叉的方式,一项一项地去完成。
早上起来,面对着一堆堆的书和复习资料,不知如何下手时,看一下计划表,就能立马知道今天该做什么,昨天完成的情况……
需要提醒的是,制定学习计划时,首先要保证计划的合理性,即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够完成。任务量不能过于繁重或是过于分散,结合自身实际情况,才能制定出更加高效的复习计划。
二、定时定量
很多小伙伴不知道该如何合理分配时间,结果往往会效率不高,造成时间的浪费。据某项调查表明,有47%的学生,每天学习时间不到7小时,学习任务相当不饱和,也就是说,学个一两个小时就歇一会,看看手机,发发呆,做做其他的小动作。没有持续高效地产出,这样很容易产生松懈心理,学习效果一般。
除了要学一定的时间之外,效率也很重要,要知道,学习效果并不是靠时间堆出来的。
三、入座即学,拒绝小动作
无法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的小伙伴,往往就因为没有做到入座即学。对于学习来说,最开始的15分钟很重要,如果一开始就很懒散,东瞅瞅西看看,刷刷手机,做做小动作,把手头的学习一推再推,就很难再找回学习的感觉。
如果能在刚坐下的15分钟以内,保持专心致志学习的状态,后面很自然地就会进入正轨,接下来的学习也会延续之前的状态,持续专注。
四、保持一种舒服的学习节奏
复习节奏也就是学习惯性,养成良好的学习惯性,避免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情况。学习有感觉时就猛学,没有状态时就停滞不前,没有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那么最终学到的东西也就不多。
考研复习虽然很辛苦,但并不是让我们没日没夜地学习,把自己整的很是疲惫。能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以一个舒服的学习节奏,用一种轻松的心情来学习,学习的效率自然不会低。
五、保持做题的兴奋感
如果长时间看书,很容易就会走神,会产生疲劳感,真正的效率却很低。这时可以选择去做一些题,这样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很多小伙伴都会发现,在做题时往往是精神最集中的时候,复习效果也比较好。
看书是一种知识的输入过程,而做题则需要你把头脑中的知识进行筛选、整理、输出。在看书看累了,或是难以进入学习状态的时候,做题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六、运动放松
一天的学习让人稍有些疲惫,每天抽出一点时间去运动运动。学习固然重要,但是身体的健康更加重要。一个健康的体魄为我们的考研提供有力的保障。适当的运动能让我们短暂时间内忘记那些压力,给自己的考研路上增添一些欢乐。
七、饮食调整
有些同学为了抓紧时间每顿饭都将就,这是很不健康的做法,如此的做法势必会让人更有压力。每周奖励一点好吃的给自己,让自己对每一周都有所期待,而不是日复一日的重复。
八、交流沟通
每天泡在图书馆里自习,内心情绪偶尔也会有所波动,我们需要有倾诉的对象,时常与父母沟通或者与其他考研同学一起交流交流经验,一起共勉,一同进步,也是很好的办法。如果你身边没有好的倾听者,来和考姐聊一聊也可以呦!
九、主动屏蔽一些与自身考研无关的外在消息
外在的压力更多的可能来自于同学,他们有的工作,有的保研,有的出国,这也正是人生的分岔路口之一,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道路,当自己选择考研的时候,就确定了自己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不要在意别人做了什么,去了哪里,集中到自己身上。
小编提醒大家,如果同学们想了解更多考前冲刺复习准备的相关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跨考考研集训营,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关注,跨考教育教研室名师为你在线解答,敬请关注我们的跨考网!
(本文由跨考教育教研室综合整理)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