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2021考研初试,同学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很多同学在考研复习期间,出现了睡眠不好的情况,就是白天睡不醒,晚上睡不着。下面小编整理了2021考研冲刺复习常见四大睡眠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什么是睡眠?
近年来的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睡眠是人的本能,是一种主动过程,睡眠是恢复精力所必须的休息,有专门的中枢管理睡眠与觉醒,睡眠时人脑只是换了一种工作方式,使能量得到贮存,有利于精神和体力的恢复;而适当的睡眠是最好的休息,既是维护健康和体力的基础,也是取得高生产能力的保证。
2.我们需要多少时间睡眠?
我们需要多久的睡眠时间?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需求,不过“保证7~8小时的睡眠时间是最好的”这句话想必大家是经常听到的。那我们能不能少睡一会儿,但还能保证精神饱满、身体健康呢?事实上,这个问题也是因人、因年龄而异的,新生儿平均每天睡16小时,婴儿睡眠时间逐渐缩短,至2岁时约睡9~12小时。成年人的睡眠时间因人而异,通常为6~9小时不等,一般认为7小时半是合适的。但老年人的睡眠经常少到6小时。这是一种普遍的说法,但具体到每个人,差异就更大了。我们观察新生儿的时候就发现孩子的巨大差异,有的很兴奋,睡一会儿就醒来了,有的则需要睡很长时间。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发现很多人在睡了10个小时起床,仍然觉得疲倦;而有些人只需要六个小时的睡眠,便可以重新精神焕发。这是因为除了睡眠的长短的影响外,睡眠的质量对健康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提高自己的睡眠质量,便是缩短睡眠时间的第一条秘方。我们身边也有很多精力旺盛的人士,由于注意锻炼、调整饮食,每天睡眠时间不多,也能够精神矍铄,所以,睡多少时间是要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来决定的。像上文中提到的几个同学,他们有的每天睡六个小时就可以,但有的可能就需要更多一些的睡眠,才能保证良好的精神状态。
3.睡眠对我们的影响有多大?
睡眠作为人类的本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保证有机体的正常运转,是人类有效活动的基础,它能够使全身放松、恢复体力、减轻压力、使注意力保持集中、增强记忆力与协调力。睡眠不足或是睡眠太多都会对我们的健康产生影响。对于正在发育成熟的青年人尤其是在校大学生来说,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对身体健康和学习状态的影响。长期睡眠不足可导致身体素质下降、精神面貌低迷、学习效率严重降低、也会产生一系列的情绪问题,如悲伤、焦虑、抑郁、烦躁、易怒等。睡得太多或是生活没有规律,也会导致身体无力、常感到疲乏、无法集中注意力等问题的出现。
4、考研学生中常见的睡眠问题
考研同学由于面临多方面的压力,很容易出现各种睡眠问题。一般来说,在学校的日常咨询工作中,进入九月份就开始有考研学生因睡眠的问题到心理咨询指导中心求助,十月份、十一月份以后人数会呈逐渐上升的趋势。其中比较常见的有:
>>入睡困难:表现在到了入睡时间却不能很快进入睡眠状态,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入睡,虽有困意,却常有要入睡却无法入睡之间的交互矛盾心情,在床上辗转反侧、思维兴奋、感觉非常痛苦。上文中的王小小同学就属于这种情况。
>>早醒:主要表现是比预定时间提前醒来,虽感到十分疲倦,醒来后却无法继续入睡。像文章中的王刚同学就是如此。
>>睡眠浅:常感觉在似睡非睡的状态,很容易被外界的干扰所影响,易醒,醒来后也能再次入睡,却像是没有睡着,一直状态比较模糊。
>>多梦:表现在睡醒后发现自己一直在做梦,好像一直没有停止,对一些梦境还能有清晰的记忆,感觉比较疲劳,没有休息的感觉。
(注: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