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跨考2020-12-07
2021考研初试临近,坚持住就能胜利,切记切记,都不要慌张哦!进入到冲刺阶段,大家要加把劲,错误要少犯,错事要少做,尤其是下面10件事,别中招了。下面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供大家参考。
▶最后冲刺,抓紧一切时间大肆搞题海战术
时间不多了,大部分考生其实是抓狂状态,心里慌张,觉得好多书都没看完,看了也觉得和没看一样。于是,为了找到一点安全感,便从大量做题的快感中来麻木自己。
其实,越到考前,越要回归到参考书本身。政治原理,专业课指定教材,最后不足20天的大方向不是高精尖冲难题,而是再把最基础的知识过一遍。
▶完全放松自己,放缓复习节奏
考研的时间一般都是一年当中最冷的时候,天寒地冻,这时候看书参加考试也是一种折磨。但是也有一小部分人,认为前面已经看了那么久的书了,只剩下20天,这下终于快要解放了,便对自己完全放松起来。
考前不足20天虽然不要太过紧张,但也要适度保持紧迫感,找到考前冲刺的感觉。
▶过度依赖考场上的临场发挥
考研战场上的临场发挥,基本上等于一个传说。有些同学平常不好好复习,妄想着考场上大神附体,健笔如飞。
其实真正考试,完全是一种高压的状态,一紧张以前背过什么可能瞬间秒忘,就更别提还有如神助了。摒弃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跟着自己节奏安心复习才是正道。
▶文科备考茫无目的,不分重点
文科类考试的参考书一般都特别多,几本十几本不嫌多,要记的原理和要背的概念也都一大串,文科生记忆负担不小。回归教材,并不是从头到尾每个字重新看,既没时间,也没精力。
记得以前看网上一个考上名校的会计硕士分享曾经备考经历,说考前主要是把时间花在构建自己知识体系上了,根据教材的目录和章节标题反向回忆看过的内容,结果考场上答大题的思路特别快。
▶理科钻研难题、怪题、偏题
对于理科考研生来说,考前只有20天的时间,每做一道难偏题花费的机会成本都高得吓人。试卷上70%以上不是这些难题,而是书本上例题变换出的偏基础类型的题。
理科生最后的冲刺阶段,重点看的应该是以前自己没有做对的题,并且好好想想自己错在哪,以免在考场上再犯同样的错误。
▶考前"争分夺秒"地熬夜
无论之前复习的情况如何,决定命运的都是考试的那两天,所以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撑到考试结束是最重要的。
考前不足20天,切记不可熬夜,否则得不偿失。
▶突然改变饮食习惯,暴饮暴食
这个和熬夜也一样,暴饮暴食也是突然改变作息饮食习惯,令身体一时难以适应。一切波动过大的事情,最好都不要做,或者留到考试结束完再做。
暴饮暴食,还会让思维的速度放缓,降低大脑的活性。
▶为模拟题一两分或一两题纠结,影响心情
考前做模拟题,比如政治冲刺卷子,为的不是看自己究竟能考多少分,而是保持一种临考前的状态。模拟题再真也不是真题,难度的波动幅度也比较大,因此不足为信。
考前的鸭梨本来就山大了,没必要自己再往身上背更多的压力包袱。
▶道听途说,听信小道消息
考前经常会有一大帮的大神出来预测,今年这道题肯定考,那道题肯定考不到。但实际情况是,在没打开试卷之前,一切都只是基于过去经验上的一种推测。
别为这些小道消息而走神,相信自己的力量和之前所有的努力。靠自己,你才是准研究生。
▶心烦意乱,焦躁过度
考前有紧张、压力的情况很正常。后来成功考上研究生的,考前冲刺也经历过一段"烦躁期"。要相信,90%以上你担心的事情,最后都不会发生。
(注: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1考研已经正式结束,想要查看往年复试录取情况,判断进入复试概率,前往跨考考研复试进入概率预估中填入估值分数,以及报考院校专业进行入选率评估。点击评估复试入选率 (手机打开效果更佳哦)
2021考研定格为377w,较2020年增长近20w+,若国外疫情持续,将会有更多出国留学的同学转入考研赛道,2022考研压力将会更大!平时忙于课业工作繁忙,没那么多时间查找院校信息;学习模式固化,突破点难觅;跨校跨专业考研,入门困难,跨考考研全年集训营专为你而来!自带气场的Jennifer老师,声音可出道莹姐,传递温柔力量的敏姐姐...在全年集训等你!
点击右侧咨询或直接前往了解更多
2022考研全年集训 | |||
2022考研形式分析 | 各专业院校排名情况 | 从历年会计专硕报录比说MPAcc考研难吗 | |
2022考研时间及注意事项 | 全年复习方案制定 | ||
从金融专硕报录比解读金专考研哪些院校最好考 | 考研难度分析及自身情况解读 | ||
2021考研复试 | 2021考研复试·了解导师 | 通知!2021考研第一批调剂信息来了! | |
历年考研复试面试常见话题汇总 | 专供!你想知道的复试信息 | ||
复试时要查本科成绩单怎么办? | 2021考研复试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