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如梭,参加2020考研的同学们也已经投身到战斗中了,对于英语基础差的同学来说英语备考是一件非常艰难的事情,为避免日后复习手忙脚乱,需要同学们提前准备。下面小编整理了备考复习规划,供大家参考。
先说说作息吧。我整个复习阶段基本都是这样的:早6:00起床,晚10点睡觉,中午午睡一个小时。雷打不动,严格执行。抱歉我不是大神,做不到每天只睡5个小时还异常兴奋,我说的更多的只是一个普通考研生的普通生活。毕竟,大神是少数,很显然,我们大多数人又不属于那一拨。
★正文开始
首先说我的英语并不好,四级第一次没过第二次430+,六级两次都330+。今年英语只考了58分,虽说有点低但并无多少遗憾。我今天就是想分享一下一个英语并不好的人是怎么样考58分的,英语大神们可以略过此楼啦。
★单词篇
我是从去年2月份开学后开始正式复习英语的,一直到5月中旬花了将近3个月时间把红宝书扎扎实实的过了一遍,每天背单词的时间都在3小时以上。其实计划谁都会制定,但关键是执行。光说时间分配也没用,关键是详细过程及流程。
我的时间安排如下:
早起6:00-6:10分起来但不下床,这10分钟用来复习前一天所学单词;
下午2:00-5:00,系统性学习一个新单元单词并复习前一天单词;
晚上10:00-10:10分,复习今天所学单词。以上是大概的时间分配。
早晚10分钟都是在床上完成的,利用的是所谓的什么睡前睡后记忆力好还是神马玩意。关键是中间的3个小时,我每天只背一个单元,但结合艾宾浩斯记忆曲线,比如今天背了1单元,那在1、2、4、7、15天后都要再复习一遍,这样的话虽然每天新背的都只有一个单元,但是复习的确有4个单元。
我的前一个小时基本都在复习以前的4个单元,中间一个小时用来熟悉新单元的词,最后一个小时用来记忆默写新单元的词。这样下来3个小时基本把任务量完成,抱歉楼主记忆力不是特别好,但只能采取这样的办法了。
大家不妨也按照这个记忆曲线列一下自己的每天的进度计划,你就会发现,一旦列出来后整个书的复习就是线性的了,每天都有每天的任务,这样就可以强制性的逼自己去记了,因为断了一天整个记忆时间序列就会被打乱。
★单词——后续计划
真的实打实的过单词我就是那一遍,2月中旬到5月中旬的3个月时间。5月中旬到6月底,因为作业实在是太多,所以复习稍有松懈,但还是保证每天利用睡前起后的10分钟来看一下单词,只为了一直保持那种感觉。英语就是这样,一段时间不学感觉就没了,所以连续性很关键。
7月份以后我又买了一本单词书,内容不错但没看完。7月份以后又把视频看了两遍。每天大概看个2个小时,一直看到10月份。强烈推荐基础不好的同学买个网课或者报班学下。
7月份以后我用了一个app用来辅助记忆。这个的好处就是可以把你不会的单词反复出现,直到你会为止,每当做阅读时的生词我都会添加到生词本里,这样就相当于把自己不会的全都复习了,直到考试前我总共添加了大概2500个单词。当然,要是你不会却点击了跳过,这是自欺欺人的行为,万万不可取。
★写作(一)
说来惭愧,我一篇范文都没背。网上都建议说至少背个10篇范文神马的,对于天生不喜抄袭只爱原创的我背范文太煎熬了。但没背范文并不代表没准备范文,只不过都是自己写的。
其实这其中还是有很长的路的,比如刚开始我也背范文,范文都用词高级,语句通顺,还有一个很长很长的句子。可是我反复背完之后还是记不住,这是为什么呢?最后想明白了,因为不是自己的。而且现在作文批改的时候特别反感套用模板,只要感觉是模板那基本上就不会有高分了。就这样一来二去我想还是自己写吧。首先读题,然后用汉语把要表达的先写下来,最后再翻译成英文。
优点:思维清晰,逻辑合理。
缺点:容易写成中式英语。
解决办法:多积累英语常用结构,灵活使用被动、插入、从句等。
★写作(二)
我从准备考研开始到正式上考场只写了7篇作文,3小4大。
首先,我为什么只准备了7篇,一是因为时间不够,本来是想准备10篇的;二是因为10篇差不多就够了。别忘了,归纳总结演绎也是一种能力。我就是在看完历年20年的作文真题后的基础上对所有的题目进行了归纳总结,找出他们之间的相似的相近的予以排除,再把可以归为一类的整合,就这样下来,你要准备的也就10篇左右了。
下面是我考研期间写的作文方法,仅作参考。
1、反模板,重积累(词组、句式)。
2、行文不追求好句子,追求思维清晰、逻辑连贯。
3、少语法、时态错误。
4、只用一个长句,多用拆分结构,如倒装、插入等。
5、衔接得当,至少3种衔接词。
★时间分配
1、完形填空(15~18min):通读全文(少停顿、3min)——填空答题(10~12min)——通读检查(2min)。
2、阅读理解(60~65min):看选项——定位阅读——选答案(每篇12~18min)。
3、新题型(15~18):看选项——读全文定逻辑关系——填句排除加审查。
4、翻译(15~20min):看全文——顺翻——组织语言。
5、写作(45~50min):小作文15min,大作文30min。全场应留10min检查。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