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国家线预计3月中下旬公布,有人欢喜有人忧,不知道同学们都考的怎么样了?如今越来越多考研失利的童鞋决定加入“二战”的阵营中。但我猜,很多考生会和前几天找我探讨的学生一样,陷入了“边工作边考研or全力备考”艰难抉择中……
来看看我听到的持不同观点的同学们的理由吧
首先,支持先找个工作,边工作边准备考研的同学们是这样说的:
1.边工作边考研可以减轻来自外界的压力,比如邻居大妈“看!XX家孩子都毕业了也不工作!整天待在家里!”
2.边工作边考研可以减轻自身的心里压力……比如“我即使考不上的话也不至于什么都没有……”
3.边工作边考研可以减轻心里的“罪恶感”,比如“都这么大了,怎么好意思跟家里伸手要钱!”
4.我自我约束力强、基础又不差,每天利用下班时间和周末备考,收入有保障,工作和学习可以“双丰收”!
5.我要用自己工作赚来的钱去报辅导班,这样可以节约时间,还可以提高考研的成功率!
6.找个工作时间灵活的工作不就搞定了吗?
7.早点接触社会,将来研究生毕业也不至于与社会脱节。
8. 都已经准备过一轮了,并不是最开始的考研小白,只要好好安排每个阶段的学习任务,肯定会考的更好……
接下来,看看全力备考方观点吧:
1.每天工作都好累,回家哪有力气复习啊……
2.我根本管不住自己……如果别人找我玩,我怎么可能拒绝?除了工作还要有社交生活,哪有时间来学习?
3.成功逆袭就可以堵住隔壁大妈的那张嘴!
4.我家有钱,父母非常支持我二战,不用工作也不会有经济压力!
5.三心二意很可能到最后什么也做不好!
6.现在向父母伸手要钱,将来研究生毕业我能回报父母的更多!
7.多享受几年学生生活没啥不好!未来几十年都在工作……到时候想回到学生时代都难!
8.考研形式严峻,今年调剂的考生都100多万了,如果不全心付出,很可能与理想的学校失之交臂,甚至连调剂这条路都没得走……
以上是老师听到的很多同学们的观点,你又是什么样的看法呢?老师觉得这个问题并没有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每个人的情况不同,一定要想好自己属于什么样的性格,家庭背景,再就是对考研这件事自己有多大的信心。如果你是定力特别好的,制定计划就会认真完成的,而且精力比较充沛,上一年的成绩也不是特别差,那么你可以选择边工作边考研,但一定要确保你真的能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自己支配才可以,毕竟近几年考研热度一直不减反增,难度逐年加大,既然选择了二战就一定是要成功的,所以要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而如果你平时就不太善于管理好自己,对所考科目并没有很好的基础积累,且家里条件也不错,父母也非常支持你全心准备二战,那么老师还是建议你先不要匆忙的选择一个自己并不是很喜欢的工作,浪费了精力也并没有为以后的职场打下人脉的基础。还不如全心的准备考研,让自己没有任何借口的努力一次,相信只要合理安排复习就可以完成你的理想。
(本文为跨考教育教研室包婷婷老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