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定于1月15日至16日举行,共有151万考生参加本次考试。报考专业学位的考生有30.5万人,比去年有较大幅度增加。这是研究生报名人数在2007年下降后的连续第四年增长,增幅达7.9%。
教育部有关部门四大提醒
一是调整心态,做好考前准备。考生要保持平和稳定的心态,注意劳逸结合,及时排除过度焦虑和紧张不良情绪,轻松上阵,积极应考。考生要熟悉考试的各项要求,仔细阅读考生须知、考场规则等有关考试的规定和要求,做好证件(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文具等方面的准备、检查。今年是第一年试行考生网上打印准考证,请考生在考前及时自行上网下载打印准考证,以免因遗忘而影响考试。
二是熟悉环境,做好出行安排。考生要提前熟悉交通路线、考场具体位置及周边环境,特别是针对近日贵州、湖南、广西和重庆等省(区、市)出现的冻雨天气情况,希望考生提前安排出行,及早到达考场待考,避免因天气因素影响考试。
三是诚信为本,谨防上当受骗。希望考生牢固树立以诚信考试为荣,考试作弊为耻的正确态度,不要心存侥幸,不要轻信不法分子兜售所谓“考研试题”和“答案”的图谋。
四是遵纪守法,违规必究。对于作弊考生,除取消本次考试所有成绩外,考试组织部门还要将考生的作弊事实和处理决定通报考生所在学校或单位,并计入考生诚信档案和人事档案,作为其今后升学和就业的重要参考依据。对作弊的在校生予以直至开除学籍的处分;对作弊的在职考生由考生所在单位视情节予以党纪政纪处分;对于违法者,移交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