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步入了12月,各种考试接憧而来,而“裸考”、“弃考”再次成为了热词。时下“裸”、“弃”风正浓,裸考、弃考在大学校园里似乎也成了一种流行,在他们眼中没有什么考试是不能裸考、弃考的,从期中期末的小考试,到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各种证书考试,乃至研究生考试和这样的大考,无不适用。如今“裸考”、“弃考”已不再是什么稀奇事了,早已“深入人心”。那到底缘何出现考研裸考、弃考?面对2013考研,同学们依旧要裸考、弃考吗?
考研为何出现大批的裸考、弃考一族
据调查,考研生每年能真正坚持到最后的,只有三分之一左右。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放弃考研呢?原因大致可归纳为:
1.“裸考”只是一种侥幸心理。多数“裸考”学生把考试当作撞大运;其次是懒惰的心理,比如有的学生可以连续参加5次六级考试却都“裸考”,成为了一种依赖性习惯;最后则是投机取巧的心理,考生考试的目的性很强,一些“裸考”生甚至把希望寄托在买题上。从心理学上分析,这是一种明显的投机心理,如果这种风气愈发蔓延,甚至将变成一种公害;
2.考试名目过于繁多,使学生应接不暇。据悉,时下考试种类众多,使学生有限的精力和财力难以应对,于是不得不进行“裸考”;
3.就业与考试带来的“纠结”。除了学校大大小小的考试外,还有数不清的英语四六级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各类招聘考试……很多大学生逢试必考,因而也带来了“裸考”现象。
另外还有盲目“跟风”报名;被家长逼迫报考;找到合适工作后弃考;对研究生毕业后的出路比较迷茫;因为过度自卑而内心放弃等等。面对琳琅满目的弃考、裸考现象,跨考教育考研室的芦老师就在此,提前给裸考、弃考族打好“预防针”。
考研应届生:谨防临阵盲目弃考
考生在这一阶段的备考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突出的问题就是应届考生的弃考。随着2013年研究生考试的临近,一些应届考研族由于心里没底或换专业导致压力变大等原因,开始出现“临阵脱逃”的现象,还有考生因为数学难,而再出现弃考的现象。
据分析,产生考前的畏惧或是放弃心态是可以理解的。跨考教育考研室的芦老师提醒广大考生,应调整心态,不轻言放弃。同时芦老师还表示,考研要有一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
考研临近“裸考”需三思
还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就是很多学生不备考,就是“裸考”。他们认为不用准备,不用复习,试着考考就完了。“裸考”的目的无非有两种,一是去碰运气,一是“走捷径”作弊。而这份不劳而获的好运并不会常常降临,这些碰运气的“裸考”者只能去凑个热闹,最后还是一无所有;作弊风险和收益并存,但是一旦被抓,后果很严重,要冒极大的风险,况且作弊往往也走不了捷径。所以,“裸考”者的绝大多数是没有什么好结果的,很多大学生不努力只是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去“裸考”,结果必然是越陷越深,一无所获。
最后温馨提示:
在最后冲刺阶段,看多少书,做多少题都不再是重点。这个阶段考生的首要任务是调整好心态,避免精神压力加大。同时跨考教育考研室的芦老师特别提醒考生:勇敢走进考场,就已经是一种成功。考前的这段时间,考生不应该再做大量的习题,尤其要少做新题。各科目应该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冲刺复习。
英语:关注作文,其提分最快。建议考生关注环境、交通、传统美德及不文明行为等社会热点话题。并复习已经做过的习题,加深对正确答案的印象,找到语感。政治:关注时事政治,参考研究真题。数学:建议考生把复习重点放在重要的定理、二级推论上。纵观历年考试,直接考定理的考题不在少数。对于专业课:考生可借鉴上届考研成功者的复习笔记。最后,跨考教育预祝广大考研学子马到成功。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