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跨考考研 搜一搜
跨考考研
跨考考研
跨考考研
跨考考研
2016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之儒学独尊_跨考网
跨考考研2015-05-22
来源跨考网整理
跨考考研

  2016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之儒学独尊

  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主要措施为设五经博士(前136年)、建立博士弟子制(前124年)、以儒术取士(察举制度,以儒家的经术和才德观举秀才、孝廉)、视学制度;

  2.太学

  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汉代太学建立,汉代太学教师称为博士,博士的首席西汉时称仆射,东汉时称祭酒,初为个别教学,后因人数增多改为集体授课,称“大都授”,主讲教师称“都讲”。考核方式称为“设科射策”;

  3.鸿都门学

  创设于东汉灵帝光和元年(178年),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

  4.郡国学

  创于景帝末年,受“文翁兴学”推动,设在郡国的称为“学”,设在县的称为“校”,设在乡的称为“庠”,设在村落(“聚”)的称为“序”。汉元帝时期设五经百石卒史。

  5.察举制度

  始于汉高祖。后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重选举取士,察举正式成为一种制度。州举秀才,郡举孝廉。

  6.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1)《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

  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兴学校以养士,行教化美习俗

  ③重选举以选用贤才;

  (2)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性三品说(“圣人之性”、“中民之性”与“斗筲之性”);

  (3)论道德教育:董仲舒的教育思想中,道德教育是其核心,因为它是董仲舒德治政治思想在教育上的自然延伸,是成就理想人格的必由之路。

  1)道德教育的内容“三纲五常(“三纲”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是仁、义、礼、智、信);

  2)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①正谊明道

  ②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③强勉行道

  ④必仁且智

  ⑤明于性情

  7.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1)对谶纬神学的批判:唯物论者,代表作《论衡》;

  (2)人性论和教育作用:有生来就善的是中人以上的人;有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有无善无恶或善恶混杂的人是中人。人的善恶在于教育,他特别强调统治者应该重视教育,发挥教育在治国化民中的重要作用。王充理想的培养目标是“鸿儒”。他把人才分为鸿儒、文人、通人、儒生和文吏;

  (3)论学习:

  ①学知与闻见

  ②思考与求是

  ③问难与距师

扫一扫关注跨考教育微信,随时随地获取考研第一讯息

查看更多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点击右侧咨询或直接前往了解更多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2023备考学习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2023考研先知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当前位置: 首页> 统考专业课> 历史学> 复习指导> 正文
复习指导相关栏目
跨考考研
考研热点
推荐阅读
推荐课程
跨考考研
2022全年魔鬼集训营二期
跨考考研开班时间:2021.4.20
在线咨询跨考考研
跨考考研
2022大三抢先学
跨考考研开班时间:每月20日
在线咨询跨考考研
Copyright©2008-2020 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庄胜广场中央办公楼南翼19层
客服电话:400-833-2220
跨考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