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考研国家分数线公布后,有网友将近年各专业英语分数线进行对比后发现,从2006年到2010年,英语分数线呈直线下降趋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考研英语越来越难了。此外,不少人感叹,在准备研究生考试的过程中,自己在英语复习环节所花的时间最多,而得到的分数却最低。
上周,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腾讯教育,对2003人(37.6%的人参加过研究生入学考试)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59.2%的有考研经历者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占到复习时间的一半以上,其中13.6%的人选择“75%以上(含75%)”,45.6%的人选择“50%~75%(含50%)”。此外,33.0%的人在英语复习上花的时间在“25%~50%(含25%)”,仅7.2%的人选择“25%以下”。
专家建议用大学英语六级考试取代研究生英语考试
“从我们专业来看,英语过线的人数达不到招生计划要求的名额。”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高德胜,在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对于部分高校的专业来说,难度较大的英语在研究生录取中成了决定性因素。英语不过线学生,即使再有专业发展潜力,也不能被招进来。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郑若玲指出,近年来由于就业压力,考研人数大幅上升,使得考试不得不提高难度,以便更好地发挥选拔功能。“但是,几乎各种选拔都要考英语,而且英语在考试成绩中所占比重非常大,有点被过度重视了。”
“但我觉得英语很重要,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北京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董勋说,在学习中能经常用到英语,比如很多先进的技术还是在国外,所以需要阅读大量英文文献;他们向国外期刊投的论文也要用英文书写;在参加一些国际会议时,更需要用英语交流。
本次调查中,40.7%的人认为,花大量时间学习英语对以后工作有用。22.7%的人认为“用处不大”,8.3%的人认为“几乎毫无用处”,还有28.3%的人表示“不好说”。
郑若玲表示,虽然英语在学习和工作中有一定作用,但这与人们在英语学习中所花的时间不相称,而且由于考试对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要求不高,不少人考了高分,学到的仍是“哑巴英语”。
她建议,在条件成熟时,可以考虑取消研究生英语考试,将目前的公共英语等级考试成绩作为录取参考,英语分数不计入录取总分中。同时,提高公共英语等级考试中应用题的比例。
“简单取消的动议还是谨慎为好,但英语考试应该改革。”高德胜认为,把英语六级考试成绩作为研究生入学成绩参考比较合适,因为它比较权威,和目前研究生英语初试的难度也差不多。
“我们要发挥六级考试的最大功能,要不然学生费劲考了六级,研究生考试再考,是对人力和物力的巨大浪费。而且,有的专业完全可以不要求英语成绩。”高德胜表示,英语成绩应只是一个资格性条件,录取时起决定性作用的应是学生的专业能力。
本次调查显示,59.5%的人赞同取消研究生英语入学考试,以大学四六级英语成绩作为研究生入学成绩参考。其中20.0%的人表示“非常赞同”,39.5%的人表示“赞同”。16.7%的人持相反态度,23.8%的人表示“不好说”。
考研最应该考哪几科
浙江林学院化学系的郭教授一直为学生的写作问题头疼,“有些学生实验做得挺好,但他们直接把实验结果列在文章里,也不管上下文是否通顺,符不符合逻辑。我每次都花大量时间给他们改文字。这些都是本科时就应该训练出来的能力。”
高德胜认为,无论做什么研究,语言能力都非常重要。“但我们现在对中文的重视不够,很多研究生要写篇文意通顺的论文都很难。此外,逻辑思维能力也很重要,按逻辑规律思考,才能有真正可靠的学术创新,学术研究才会向前推进。”
“我觉得可以参考美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即‘GRE考试模式’,将汉语与逻辑结合起来,形成一门新的研究生考试科目,走出一条‘中国GRE’的道路来。”高德胜还向记者归纳了他心目中的考研模式,即:“英语(用6级考试代替)或其他外语(水平考试成绩代替)+汉语与逻辑(中国GRE)+专业课。”政治考试中的一些内容可并入逻辑考试中。
董勋则认为,数学和逻辑最应该考。数学是理工科所有学科的基础,逻辑在日常生活的各方面都发挥着作用,包括思考问题的角度和处事的态度。
郑若玲表示,语言能力是从事任何研究或工作的基础;基础课程和专业基础课则是从事相关专业研究的基础。所以,研究生考试的重点应主要有三部分:一是中文与外语(所有专业都应考);二是基础课,如理工科、经济类等学科的数学等;三是专业基础课。
除专业课考试外,考研最应该考哪几科?调查中,排名第一的是中文(63.1%),排名第二的是逻辑(55.4%)。接下来的排序依次为:数学(36.9%)、历史(33.0%)、政治(31.3%)、英语(31.1%)等。
专业课全国统考的利与弊
近年来,专业课考试纳入研究生全国统考(即统一命题,统一划线)的学科不断增多。对此,47.4%的人持“赞成”态度,21.4%的人“不赞成”,31.1%的人表示“不好说”。
“专业课统考会更公平一些,就像高考一样。”董勋说,如果各高校自主出考题,难免会发生内部泄题、办辅导班等情况。
高德胜则不太赞同专业课统考。他认为,全国统考会有统一的评分标准和答案。这样一来,考生就要死记硬背,谁背得好,谁的分就高。有一年,高德胜参加了教师资格考试的改卷工作,负责批改论述题。“当时的评分标准是,答出哪句话,就给多少分,非常机械。”
郑若玲认为,统考制度的确比高校自主考试能更好地抵御招生腐败,但统考科目不宜过多,比如语言类课程与基础课必须统考,但有些专业课,还是应该给予招生单位考试自主权。
本次调查显示,62.3%的人认为,专业课全国统考有利于促进公平,遏制招生腐败;42.5%的人担心会加剧“应试现象”;37.4%的人认为,专业课全国统考会加大教育行政部门的权力;32.3%的人认为这不利于高校选拔人才。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