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级学员的先行阶课程已经接近尾声,即将迎来的是学校的考试,假期以及春节。参加先行阶的同学是属于已经赢在了起跑线上,虽然已经取得了优势,但我们要把优势保持到终点,就要不懈的努力,不然你很可能会像龟兔赛跑中的兔子一样被你的对手超越。那么在这段时间内我们的学员应该如何规划,进而达到为基础阶课程的到来做好准备的目的呢?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我们规划的重点在于坚持。俗话说“苟有恒,何必三更眠五更起;最无益,莫过一日暴十日寒”。对于每天的任务量,我们应该每天完成,而不是今天心血来潮做了好几天的任务,然后好几天都不做了,因为我们今天没有学习并不仅仅是今天没有收获,可能也会把昨天的收获丢掉,所以我们一定要保持复习的“连贯性”,做到每天坚持。
第二,我们提倡“按劳取酬”的方式,而不是“按时取酬”。这种方法就是大家不要规定每天学习的时间,而是规定每天的学习任务量,完成了任务以后,剩下的时间可以按个人意愿随意支配,而不需要大家每天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我们这么做旨在提高效率,因为学习效果遵循这样的公式:学习的成果=学习效率x学习时间,所以仅仅有时间的延长,而效率低下,成果仍然不会“高产”,而且我们认为学习效率随着学习时间的增加也会有降低的情况,所以在这里建议以后大家所有的学习计划最好都是规划学习任务量而不是时间,这样可以大大的减少“磨洋工”的情况出现。
第三,每天任务量的安排不要太多。关于每天任务量一定要适合自己的能力,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容易产生厌学情绪。这里给大家一个参考方案:粗略算来从12月1日到基础阶开课大概有100天的时间,以一本300页的参考书来说,平均一天做3页。没错,我们只需要做3页就可以,然后做好阶段性的计划,保证自己不要中断。通过一段时间的检验,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当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不要太大。
最后,关于任务完成的质量。既然我们任务量不是很大,那么我们要求高质量的完成:对一般题型最好能做到“举一反一”,如果可以自己做下适当的“变形”;对于综合性比较强的题目,相关基础的知识点应该全部复习到位,尤其是自己薄弱的地方;题目太难不会也关系,做下标记,等日后复习全面回过头再解答;或者也可以在线上与我们的答疑老师进行沟通,听取老师的意见。
(本文为跨考教育教研室梁轶群老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