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跨考2009-03-26
考研满分是500分,其中数学150分,政治100分,英语100分,专业课150分
可见数学在考研中占的比重之大,其实说白了在各单科都不压线的情况下,得数学者得天下
前几天和某研一学生交流,这娃很牛,报考中科院,英语60几,政治60几,专业课96,这个成绩其实不好,尤其专业课算的上比较差,但是他的数学考了148。牛的来一塌糊涂,虽然因为复试而与中科院无缘,调剂回了杭电,但是这个数学分数还是很让我汗颜。
考研数学中微积分占据56%,线性代数和概率论各占据22%
我现在感觉是线性代数相对简单一些,因为其题型,考点很固定,一般都集中在向量,线性方程组,特征值这里
而且因为线性代数说白了就是行列式变来变去,加个矩阵的秩来判别有没有解的问题
其他没什么可以考的点
我开始看数学是4月份,一直到6月份,都停留在课本,大三下我的课还是有点多的,加上6月份有期末和CET—6,所以其实是没有整段的时间来看书的。那三个月我把三门数学书都过了一遍,基本定理,概念,课后的习题挑了些做了,成效甚微。课本要深化理解还是要建立在大量的习题之上的。当然这个道理我直到暑假才明白,惭愧。
期末结束,我开始真正地有整块时间来看书了。在选择辅导书方面,有三种倾向:
蔡燧林《考研数学标准全书》,这本书相当简单,我到现在也弄不清楚这怎么会出自10年命题组长之手,简直是败笔。不过如果有充裕的时间的话,在看课本的那两个月时间里对照着做题还是不错的,会加深你对课本的理解
李永乐《考研数学复习全书》,这就是我最终选择的那本,难度适中,较真题容易
陈文灯《考研数学复习指南》,此书较真题难,而且感觉和真题的命题规律有所偏离。我自己是没买这本书,后来因为同班的老姜不考研了就把那书给我了,我还是留着吧
建议买正版的
不论选哪本辅导书,起码都要来来回回做四遍,盗版书做四遍了那肯定是一塌糊涂,惨不忍睹
对于其中的知识点讲解和典型例题一定要熟记,一定要会做,这样才不至于在最后的冲刺模拟阶段很受打击
我现在刚刚开始做第四遍,书是会从厚的读成薄的,我现在深有体会
最先前的一遍我用了两个月时间才把这本500多页的书搞定,到了第三遍,我用了24天的时间
再往后,好好研究近10年的真题,反反复复做三遍以上,这个估计得耗费30天的时间(我决定11月开始真题)
等复习全书做到你认为的理想的程度了,差不多可以做全真模拟经典400题了,这本书我买了,但是我还没做
不过在这本书的使用说明上有这么一句话:本书的难度高于去年考研试题
建议如果第一阶段的基础如果不怎么扎实的话还是不要着急做400题模拟了,还是老老实实巩固复习全书
考研说到底还是考基础,并不会考偏题,考难题。假若运气不好碰到偏题了,那也不会很占分数
顺应着以上的顺序, 最后一本就是《冲刺数学135分》
不过很少人时间可以充裕到做完冲刺135分,大多数人也就是真题结束为止就差不多要上考场了
我估摸着我也是这个水平,但是真题是一定要好好研究的,命题是有规律的,考点是大同小异的
考研数学关键是要自己找到学数学的方法以及技巧
题不在于多,在于精。典型例题,以往常错题,基本题,真题,基本就这四大题
上了考场,一定会对某些题“似曾相识”,甚至“一见如故”
2021考研已经正式结束,想要查看往年复试录取情况,判断进入复试概率,前往跨考考研复试进入概率预估中填入估值分数,以及报考院校专业进行入选率评估。点击评估复试入选率 (手机打开效果更佳哦)
2021考研定格为377w,较2020年增长近20w+,若国外疫情持续,将会有更多出国留学的同学转入考研赛道,2022考研压力将会更大!平时忙于课业工作繁忙,没那么多时间查找院校信息;学习模式固化,突破点难觅;跨校跨专业考研,入门困难,跨考考研全年集训营专为你而来!自带气场的Jennifer老师,声音可出道莹姐,传递温柔力量的敏姐姐...在全年集训等你!
点击右侧咨询或直接前往了解更多
2022考研全年集训 | |||
2022考研形式分析 | 各专业院校排名情况 | 从历年会计专硕报录比说MPAcc考研难吗 | |
2022考研时间及注意事项 | 全年复习方案制定 | ||
从金融专硕报录比解读金专考研哪些院校最好考 | 考研难度分析及自身情况解读 | ||
2021考研复试 | 2021考研复试·了解导师 | 通知!2021考研第一批调剂信息来了! | |
历年考研复试面试常见话题汇总 | 专供!你想知道的复试信息 | ||
复试时要查本科成绩单怎么办? | 2021考研复试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