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关键词
高数、线代和概率中有很多概念、性质和定理。其中一些很长,使考生难以把握关键点。这时考生可以试着找找关键词。一旦找到合适的关键词,长长的知识点的核心信息就浓缩在几个关键词中。
以二次型为例,定义比较长,且字母较多。如果我们用“二次齐次多项式”作为关键词,那掌握起来就方便多了。
►用自己的话概括
有些内容的关键词不好找,这时用自己的话概括是个不错的选择。举例如下:
高数极值和拐点的概念可以概括为:极值即局部的最值;拐点即凹凸性的分界点。
线性代数向量部分的几个定理可以概括为:整体无关推部分无关;向量组无关推延伸组无关;一个线性无关的向量组不能由个数比它少的向量组线性表出。
►梳理知识结构
梳理知识结构有助于考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体系,进而把书变薄。
以高数第一章为例,第一章内容为函数、极限与连续,函数包括定义、运算、性质和分类;极限包括定义、性质和计算;连续包括连续、间断点和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每一部分内容还可以展开。
►做题而非看题
有考生习惯于看题(题目和解析),可能是觉得自己基础薄弱,多看看,把基础打牢后再动手做题;也可能是懒,觉得做题费劲,而看题舒服些。
不能说看题没有收获,见多识广后总对思路有些启发。但相对于做题来说,看题的效果要小很多。
从主动性上看,看还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自己的思路被写解析的人的思路牵引;而做题则是主动思考的过程。
从经验上看,相信考生都有这样的经验:一道题不会做,看解析会了,合上书,自己做还是感觉磕磕绊绊。
效果差意味着没有把握到这道题的关键,没有掌握好解法,也就谈不上把书变薄了。
►对照考纲做题
教材的内容要用考纲筛选,习题也有必要用考纲筛选,以使复习更有针对性,也顺带把任务变少,把书变薄了。
►舍得的智慧
有考生抱着“全面复习”的理念,坚持把每个考点、每道课后习题都搞定。
精神可嘉,但并不可行:有一些考点偏理论,且相对独立(如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想在基础阶段理解得很透彻有一定难度,与其花大量时间与其较劲。
不如把精力用在其它重要考点上,把这部分内容往后放,甚至到强化阶段再看也不迟;有一些偏概念、偏证明的题,思考再三也搞不定,不妨先标出来,暂且搁置,把主要精力用在偏计算的题目上,之后再杀个回马枪!
面面俱到容易陷入到细节而不能自拔,舍掉细枝末节方能得到关键环节。
考研复习需要勤奋,也需要方法,希望以上招数能助考生一臂之力,也希望考生以上面的“砖”总结出更适合自己的“玉”,进而在考研之路勇猛精进!
2022考研征程已开启,了解竞争压力,盘点历年考研人数,请前往→近10年考研人数汇总;院校难抉择,跨考复习入门难,自制力不足复习无章法,跨考考研全年集训营专为你而来!
对于2021考生,成绩出来后,复试调剂迫在眉睫,想要在复试和调剂间找到自己的位置,断进入复试概率,前往点击评估复试入选率 (手机打开效果更佳哦);
若此战失利,与理想院校失之交臂,没关系!天没塌!二战集训营,我们等你,挽救2021的失误,这次,我们和你一起再战考研!
点击右侧咨询或直接前往了解更多
2022考研全年集训 | |||
2022考研形式分析 | 各专业院校排名情况 | 从历年会计专硕报录比说MPAcc考研难吗 | |
2022考研时间及注意事项 | 全年复习方案制定 | ||
从金融专硕报录比解读金专考研哪些院校最好考 | 考研难度分析及自身情况解读 | ||
2021考研复试调剂 | 2021考研复试·了解导师 | 通知!2021考研第一批调剂信息来了! | |
历年考研复试面试常见话题汇总 | 全国各省研招办官网网址及微信公众号汇总! | ||
复试时要查本科成绩单怎么办? | 2021考研复试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