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请务必在最后的时间里,好好确认一下你的报考信息,尤其是报考院校、报考专业/院系、考试科目、报考点、全日制/非全日制,定向/非定向等重要信息。
如果你还存在疑虑,要仔细阅读下边填写报考信息常出现的问题哦~
重要关注内容
问:如何区分招生单位、报考点、考试方式?
招生单位:即你要报考的院校,而不是指具体的院系,也就是说,你还可以在该学校修改要报考的院系,比如医学生,你填了附一,还可以换成附二、附三,这都没问题;
报考点:你报名的考点,包括学校考点和社会考点,这也是你现场确认和初试的地方;
考试方式:全国统考、单独考试、管理类联考、法硕联考、强军计划、援藏计划
这三条信息一旦报名号生成后就不能修改,缴费了就更不能修改。需要修改的同学需要取消之前填报的志愿,新增一条新的志愿。
考生信息填写
问:填写考生信息时,籍贯、户口、档案等信息应如何填写?
答:请考生按照个人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即可。
比如,籍贯可按户口簿填写;应届毕业生户口迁至学校的写现就读学校所在地和现就读学校详细地址,没迁至学校的写户口实际地址即可,往届生按实际情况填写。档案填写同理。
这里要特别说明一点,若档案在自己手里的考生,请尽快找可接收单位或人才市场存档。
问:填写的信息可以修改吗?
答:报考点、招生单位、考试方式等重要信息是不能修改的,如需修改,请取消报名,重新填报。
其他信息考生可在报名时间内进行修改,若无法完成修改,请关注页面提示的原因。学历(学籍)信息校验
问:填写学籍学历信息,校验不通过怎么办?
答:应届毕业生及学信档案中学历信息可查的考生,要仔细核对毕业院校、毕业时间、符合报考条件的最后学历等信息,信息正确才会校验通过。
研招网学历(学籍)信息校验没有通过的同学请提前去学信网做学历(学籍)认证,在现场确认时交给报考点核验!
已经在学信网认证的同学,请把PDF文件保存,以后复试报道还有用,在学信网进行认证时,可以把时间延长到复试报道的时候,复试一般是3月中下旬开始。
【重要提示】中文版就行,现在是免费的,不要花冤枉钱申请英文的认证
交费情况
问:生成报名号以后,可以等等再交费吗?
答:如确定选择该考点,建议在网报期间及时交费,以免报考点已满,无法交费。
问:在报名规定时间内取消报名,缴纳的报名费会退吗?
答:截止10月25日网报结束前取消报名志愿或同一报名号重复支付的考生,12月份统一安排退费,请耐心等待,请勿注销交费账户,费用会原路返还。
问:交费以后考生还应注意什么?
答:网报结束,初试之前,这中间考生要先进行现场确认,确认通过的考生才能打印准考证参加考试。关注报考点发布的现场确认时间及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携带材料参加现场确认。
关于报名信息表,建议下载保存,后期可能会使用到。
联系方式
问:电话号码应该如何填写?
复试通知、录取通知书邮寄电话均为该联系方式,建议填常用的手机号码,可以用到明年7月的,而填固定电话的,一定要填区号。
问:邮箱如何填写?
答:有时复试通知等消息也会通过邮箱来发布,建议填写常用的邮箱,以免错过重要信息。
问:可以修改考生通讯地址吗?
答:这是你以后录取通知书的邮寄地址,填明年6、7月份能够收到通知书的地址,当然,现在拟录取后还有一次修改的机会,即使填错了也能在未来弥补,不过奉劝大家现在就考虑好,以防到时因为毕业的事情忽略了修改通讯地址的通知。
(注: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