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败案例一:缺乏专业知识背景,难过复试关
小旭报考的是武汉大学,跨校跨专业的他初试排名第12,原本以为会很顺利的录取,谁知复试中自己表现的不尽如人意,没能通过最后的复试关。原来复试最重要的是考查专业背景,这不仅包括参考教材上的知识,还要看你是否对教材之外是否有所掌握。而小旭由于是跨专业考研,对所考专业的知识储备不足,准备考研期间,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参考书上,导致了自己的知识面狭窄,缺乏基本的专业背景。
据小旭回忆:在面试的时候老师让介绍一个名词的来源和含义,只顾复习书本上的他一下就懵了,大大的影响了复试后面的发挥,以至于越来越紧张。等复试结束后赶紧在手机上查资料,才知道那是一个与专业基础相关的背景性、常识性的概念。
建议:在复习书本知识的同时,也要注重其它知识层面的学习,做到充分了解专业知识背景。
失败案例二:对开放性问题准备不足
马玉报考的是天津某重点高校,他这样说道:“我参加复试的时候,导师很少直接提问教材内容,而更偏好提问一些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式问题。”是的,导师们通过提问这类问题,不仅可以考查考生是否具备研究潜力、兴趣,还可以测试考生的反应能力和快速思考组织语言的能力。
在复试的时候没想到老师直接就提了一个很有深度的开放性题目,这个问题平时没有怎么思考过,加上时间限制,回答的顾此失彼,没有抓住老师想要考查的重点,最终没能被录取。
建议:考生对感兴趣的研究领域,主动了解阅读一些专业刊物,关注一些行业公众号、网站、社会大事件,有意识地培养把握开放性问题的能力,平时也不能只注重教材上的知识而忽略学术前沿的发展状况,面试分数自然会受影响。
失败案例三:专业知识和心态都准备不充分
小娜第一志愿报考的是天津大学通信与信息系统专业,她本科的专业是电子信息工程。复试结束后,她给自己总结了以下的原因:
不够自信,这应该是她失败的第一个原因。
心态没调整好,不够稳,这是她失败的第二个原因。
没有联系导师,这应该是她失败的第三个原因。
复试之后的她觉得自己最大的缺点就是太不够坦然,其实有一两个自己不太会的问题也没有什么,坦然一点,表述一下和这个问题相关的知识,谈谈自己的看法也是可以的,至少不要尴尬的说一句:“我不太会……”。
建议: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老师觉得虽然你这个问题不会,但仍然是可塑之才,这就足够了。毕竟,具体的知识点没复习到可以理解,从中表现出的思辨能力也是老师看中的品质。
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在失败之前自己,没有全力以赴,到最后追悔莫及。以上就是小编本次跟你分享的3个复试失败的案例,希望看完之后的你能够在复习和面试过程中注意这些问题。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