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各位同学谨记,初试虽然重要,但复试同样重要。复试,通常由三个部分组成:笔试、面试和外语口试,笔试的科目都会由各研究生院提前公布,有的学校可能还会给出相应的复试笔试科目的参考书目,所以各位同学一定务必留意报考学校的研究生网站或者相应的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官方媒体。而外语口试的形式比较灵活,但通常都比较简单。面试,在复试当中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招生老师会直接和考生见面,并亲自考查学生。
第二,不要等国家线出来之后再开始复习,而是应该从现在就开始复习。初试结束,并不是整个考研目标的结束,只有等到学校的录取名单公布出来,大家才能真正松口气。再谨慎一些,要等到研究生证下来之后,才能真正算是研究生。所以,大家一定要一直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坚持每天至少四个小时的时间用来学习。
第三,对笔试的复习,大家要注重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对招生学校来讲,录不录学生,关键看学生的学习潜力,而不只是学生当前的学术水平此外,笔试的答题方式,对于文科学生来说,最好提前请教一下已被录取的学长学姐。因为,文科的答题方式比较灵活,答题不容易答全面,尤其是对跨学科的学生来说,尤其如此。所以,提前向学长学姐请教答题方式,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对面试的复习,要注重对专业领域前沿问题的了解,同时注重掌握专业的基础问题。如果面试老师问题的问题比较新,自己从来没有了解过,如果基础知识掌握比较熟练,也可以就问题谈谈自己的理解。但是对于自己完全不会的问题,最好是能够实话实说,这样不仅不会给老师留下不好的印象,反而会给老师留下一个好印象。
第五,对外语口试的问题,务必要准备好一份外语自我介绍。对于英语基础较差的同学,在口试的时候也不要不好意思开口,一定要大胆的说出口。相对于说错,不说的结果更严重。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张嘴说,而不是默读。
第六,结合以上几点,各位考生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一份复习计划,每天按照计划进行。计划,一定不能超过自己的能力范围,如果大量的计划都完不成,不如不做。
总而言之,一定要有自信,自信来源于哪里,就来源于你们平常的努力。对自己有信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各位已经“预”了那么久,一定不要失去信心。同时,也一定不要丢掉学习。
(本文为跨考教育教研室孙辉老师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