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要提前联系导师
初试后,很多考生担心自己不提前联系导师会失去机会,即便考上了也没有人要。当然不会这样啦!只要你足够优秀,总会有导师选择你,但是不是你青睐的导师就不好说了。历届也有很多考生是通过双选会选择的导师,因此,不用把联系导师当成必须的,联系导师得当是加分项,但不是必选项哦!如果你想为自己多争取一些机会的话,那就接着往下看吧!
►联系导师的最佳时间
没有固定的最佳时间,每个时间段联系导师的沟通内容和方法是不同的,初试之前、初试之后、复试线出来后、确定进入复试后都可以联系导师的。帮帮在此提醒,如果是在出分之前联系导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自信能够过线哦,不然岂不是很尴尬呢!最重要的是,联系导师的时候不要打扰到导师的正常生活哦!
►联系导师要注意避免五大雷区
●忌讳之一:过分向导师了解某些信息
导师能理解考生迫切的求学心情,但决不能容忍过分的要求。某些学生会通过电话、邮件、乃至导几个方面去了解导师。
特别是想打听复试内容、复试导师的组成等。据了解,大部分导师不但不会泄漏复试内容,反而对这些考生会有抵触反感情绪。
●忌讳之二:过于频繁地联系导师
联系导师要注意频率。若反复给导师打电话,可能影响导师教学科研工作的正常进行,乃至影响其正常工作与生活,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忌讳之三:询问毕业后就业问题
就业是学生的大事,但不是导师的头等大事。作为导师,更关心考生对学术的追求,因为他们是知识传授者而非工作介绍者。不要因为一个不是现在的问题,让导师对你失去兴趣。
●忌讳之四:探听导师隐私
了解导师信息决不是要探寻导师隐私。了解的信息详情可参照上文所述,注意进行适度的了解即可。了解导师的个人情况,主要是为了能够清晰明确的“投其所好”,给导师留下好的印象。
●忌讳之五:第一次接触不太成功后的消极自我暗示
有些考生在第一次与导师接触后,感觉导师不够热情,或者觉得自己表现不好,给导师留下了不好的印象,便消极悲观,这是片面的、不科学的。导师第一次和陌生学生接触时,不会表现出强烈的感情倾向,因此不必过于在意导师的热情程度。切记,第一印象固然重要,但即使第一次接触不顺利,在进一步的联系中还可修复第一次的不足表现。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