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已到4月份了,也是考研调剂复试的最后一个月的决战,对于准备调剂的考生来说时间不多,希望考生抓紧。下面小编分享一些考研调剂小秘籍,我们不到最后不放弃,加油!。
一、所谓"找关系"
除了抱怨自己分高没学上的,帮帮还看到一些考生在网上抱怨自己"350+没收到复试,而比自己低分的同学却调剂成功了",并表示"分高还是没有关系网好用啊。"
其实这并没什么可抱怨的。过了高考之后你就该和你人生中最公平的考试SAYBYE了,成年人的游戏根本没有什么公不公平!
给大家讲个故事,去年有个同学初试成绩不够理想,只高了国家线20分左右,在大部分人惴惴不安还在期待可以擦到一志愿分数线,或是自怨自艾陷入悔恨中掉眼泪的时候,人家早早地准备好简历,找到学院的老师希望帮忙签推荐信,向调剂院校招生办打招呼,还自己跑到调剂院校去联系老师,四处请教调剂成功的学姐复试的技巧。
所以,有时候资源和关系网摆在你面前时,关键是你会用吗?
二、所谓"综合实力"
另外,关于高分落榜,而低分反而调剂成功的案例。小编想说,考研复试不仅仅看的是初试成绩,就像某个网友说的:初试差那几分在导师眼里根本不算啥差距,更多的还是看你本身是否优秀,有时候眼缘也很重要啊。
确实,近年来招生院线在调剂之前大都会让调剂考生填写"预调剂信息",需要你每一门的初试成绩、四六级分数、本科院校信息、奖学金获奖记录,法学院校可能还会问你司法考试过了没有。这些内容是你的综合实力,当然会被纳入考核范围之内。
另外,较为注重英语教育的院校还会在分数相差不大的学生之间比较英语初试成绩,这些都是调剂时的参考标准。
三、所谓"取舍"
其实,考研调剂之所以折磨人,主要还在于它是一个"取"与"舍"之间的勇敢者游戏。想必很多调剂考生都有同一个困惑:"我填报了A、B两所院校,现在B院校给我发复试通知了,可是我更想去A,如果接了B的复试通知被A院校招生老师看到了,会不会就不给我发通知了呀。"
对于这种痛苦的取舍,帮帮也表示无解,还是看大家的选择,只能奉劝大家尽量抓住眼前的幸福吧,可能当年你抱着不情愿的心情去到的学校最后也变成你一心一念牵挂的母校。何不欣然去接受缘分呢?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