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初试已经结束,应付完初试,还有复试第二场硬仗要打。虽然考研复试时间未确定,但复试备考还是要提前准备的。复试之前,考生最纠结的一个问题是要不要联系导师,总的来说,联系导师指导有以下几个好处:
第一,有利于导师了解自己
从导师方面来说,毫无疑问,导师当然希望挑选到能力强,又对自己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学生,这样对招收学生与指导他们的学习更为有利一些。但是绝大多数都是跨校跨地区择校,导师无法知道究竟有多少学生报考、无从确切了解报考者的基本情况,师生双方在复试前都十分陌生,既不利于导师选择学生,也不利于学生正确"推销"自己。
所以,大多数的导师还是十分愿意提前了解考生的情况的,以确认考生有无培养前途。有些师生关系不融洽的例子,大多数都是由于学生对所选择的导师的研究方向没有丝毫兴趣,导致师生关系非常紧张。如果你是一个实践能力较强的人,通过复试前师生之间的互动,将有利于导师发现自己的优点,从而为复试成功加分。
第二,有利于自己了解导师
一般来说,导师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名望较高的年长教授,并且大多在某一方面有科研项目或者科研成果。选择这一类的导师无疑能在学术道路上快速成长,但是同样要知道选择他们的竞争同样很激烈,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
另一类是如日中天的年青学者。他们年轻而富有开拓意识,大都具有博士学位,是学术上的新星。这一类的导师具有很强的进取心,紧跟学术前沿,热心于研究上的开疆辟土,因而有利于学生接触最新的研究领域,极易取得突破性的成果。
还有一点很重要,如果有熟识的学长学姐,最好向他们咨询一下导师的人品和口碑。有些导师基本上见不着面,根本顾不上对自己学生的培养。
总之,提前联系导师是很有必要的。不要想着投机取巧,一般来说,导师大都是德艺双馨的学者。如果有机会在复试前和导师见面,不要搞小动作,给导师“送礼”什么的,导师会很反感,反而造成负面影响,甚至直接pass掉,到头来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另外,再提醒一下同学们,如果要去见导师,最好提前拜访一下师兄师姐,了解一下这个专业的特点,了解一下你整个目标院校老师的状况,也了解你在未来整个复试过程中,老师的决定权到底有多大等等。
(注: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