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考研初试已经结束,应付完初试,还有复试第二场硬仗要打。考研复试是通往考研成功的最后一道大门,也是考生们最关心的,能否拿到自己心仪的研究生院的入场券就靠复试了。那么,考研初试估分擦边,还要继续准备复试吗?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因为,估分本身具有不确定性。估分是对于自己考试情况的一个主观评估。既然属于主观评估,这里面会面临着诸多可变的因素的影响,试卷中客观题没有太大偏差,但是对于主观题的估分,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可能难以估计出真实的分数。再加上,当前的估分其实是估计自己的一个初试成绩。此时国家线并没有确定,院校线也没法确定。所以目前的估分只是借鉴往年的情况,无法确定自己今年是否具有复试的这个资格。与此同时,受国家政策,考研形势的变化,以及试题的难易程度,都会影响最终国家线和院校线的划定。所以,在没有最终结果之前,不能轻言放弃,还要继续准备。
估分存在以下几种可能:
(1)估分不准确,偏差比较大,自己的实际的成绩是远高于所估计的成绩。这时,虽然能顺利的进入目标院校参加复试。但如果自己之前因为放弃,没有好好准备,接到复试通知再做准备,可能为时已晚,影响最终的复试结果,造成复试失利。而如果自己之前已提早准备过复试,再加上初试不错的成绩,那会使得自己更加有底气,增加了自己被录取的可能性。
(2)估分相对准确,自己的实际的成绩,刚刚过了院校复试线。这时,如果自己提早做好了复试的准备,加上自己的复习的比较充分,完全可以实现低分翻身,增加被录取的可能性。
(3)估分相对准确,自己的实际成绩,高于国家线,但是低于院校线。这时,虽然没法参加目标院校的复试,但我们还可以选择调剂的方式,调剂到其他院校,甚至可以从一区调往二区。调剂依然也需要复试,如果自己做好了复试的准备,那在调剂的过程中依然会受益,增加调剂成功的把握。
通过以上几种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提前准备复试是未雨绸缪,是非常必要的。那我们应该如何准备复试呢?
(1)调整状态,积极备考;
(2)尽早熟悉复试的流程;
(3)明确复试的科目和形式;
(4)全面准备复试内容。如英语口语,复试专业课,复试综面等都需要提早准备,复习扎实。
(5)学会借力,借助于各种资源平台,提升自己的复试技能。
(注:本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