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已正式结束,同样意味着距离2021考研初试成绩查询时间又近了,成绩公布之后如果没有过线,就要参加考研调剂,建议考生提前准备,了解考研调剂、考研复试常识,做好应对措施。下面小编整理了2021考研调剂成功的三大必要因素,一起来了解一下。
及时搜集调剂信息
参与调剂首先要知道哪些院校及专业有调剂名额,什么时候开始调剂,如果不知道这些信息那如同瞎子和聋子,也就无法参与调剂,所以说搜集调剂信息是参与调剂的基础和前提。有些院校是明确规定不接收任何第一志愿未报考该校的考生的调剂申请的,另有一些院校规定主要接受或优先接受“211”和“985”院校毕业的考生的调剂申请,考生对此应该有所了解,避免做无用功和错失其它调剂机会。
搜集调剂信息有多种渠道,包括:目标院校的招生网站,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新浪等媒体的考研调剂信息网站;向自己所在院校的师兄师姐、老师、同学了解;电话询问相关院校的研招办和院系招办及所报院校的有关导师。另外,如果考生与所报院校在同一城市或附近城市,也可以实地去了解情况。
由于有些院校发布的调剂信息是在不断变动和更新的,所以考生要及时地跟踪相关院校的调剂更新信息。
合理定位调剂目标
考生之所以要参与调剂,是因为所报第一志愿学校和专业没有复试机会,或者第一次复试后未被录取,未被录取说明在某些方面有所欠缺,参与调剂是退而求其次,所以在接下来的调剂中应适当降低自己的期望,合理地确定自己的目标院校和专业的档次,不能将目标定得过高。
一般而言,参与调剂的院校在某些方面应当比第一志愿院校或专业低一个档次,通常是从重点院校往非重点院校调剂,从名校往一般院校调剂,或者从重点专业/热门专业往相近的非重点专业/非热门专业调剂,从中东部院校往中西部院校调剂,从学硕往专硕相同或相近的专业调剂,调剂一般是不能跨学科的,只能在相同或相近的之间调剂。
如果有机会参加多个院校或专业的调剂,应当将其划分一定的层次和先后次序,合理规划和安排好申请调剂和准备复试的时间。
积极重新准备调剂复试
调剂能否成功,最后还是要看复试成绩,如果复试成绩不好,则前功尽弃,所以一旦考生获得调剂复试的机会,一定要积极准备。由于调剂到的院校或专业与以前的第一志愿有所不同,以前针对某校或某专业的复试所做的准备,现在不一定都适用,比如针对以前所报专业了解的专业发展方向、研究热点问题和主要观点,以及针对以前所报专业导师了解的研究方向、主要成果等相关信息,现在需要针对新的专业和导师进行新的学习和了解,当然,在短短几天时间里要作深入的学习研究是不可能的,只能做个大概了解,如果面试考官提出一些较深的问题,可以如实相告,说明自己是参加调剂转专业的,考官一般也不会太为难你。对于转专业的考生,还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对新专业的一些基本知识要在短短数天时间里快速地全面了解一下,不要在面试时让考官觉得你连一些基本的专业概念都不懂。总之,对于参加调剂复试的考生,一定要针对新的院校和专业积极地重新做好复试准备。
(注: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