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含义
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
(二)形成条件
1.理论基础。邓小平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继承和发展的成果。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继承、坚持同发展、创新辩证地统一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进入了新境界,达到了新高度。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理论基础。
2.历史根据。邓小平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兴衰成败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社会主义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的总结,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根据。
3.现实依据。邓小平理论是对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进行科学总结的成果。邓小平领导我们党从总结群众的成功实践的经验中,也从总结工作的某些失误的教训中,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规律,把经验上升为理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现实依据。
4.时代背景。邓小平理论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的成果。邓小平分析了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新形势,阐明了争取较长时间和平环境进行国内建设的要性和可能性,指出了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国家的发展都离不开世界这个新的时代特征,研究了世界许多国家搞社会主义的经验教训。当代国际局势的新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二、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和主要内容
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外交战略、祖国统一和一国两制等。
三、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
1. 邓小平理论是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认识
第一,邓小平理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新的实践基础上继承前人又进步陈规,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第二,邓小平理论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基本成果,抓住“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
第三,邓小平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发展的态势和矛盾,进行正确分析,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
第四,总的来说,邓小平理论形成了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邓小平理论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科学指南 3.邓小平理论是党和国家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注:本文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