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是重点,尤其是多项选择题
拿到考研试题,我们都知道,政治学科,选择题的分值比例比较大,有50分。固然,选择题就是我们复习的重点。这些是大家都知道的,也是大家都会在意的。但是,很多人不知道,多想选题是需要专门练习的。也就是说,单项选择题部分,大家的得分不会差距太大,拉开差距的是多项选择题部分。
考研试题也是要看的,只是没有那么重要
政治总是和时政当年的时相关的,那么,历年考研试题要不要做呢?要做的。除了时政涉及到的选择题之外,所有考研试题是选择题和问答题部分,你都需要认真研究。问答题部分,你可以不写答案,但是要熟悉考研试题的命题思路。
时政没有你想的那么重要,可以稍晚一些复习
说到时政,都会认为时政是重要的。其实并不是,重要的依然是基础知识。当年的时政,只是作为出题的材料,作为一个背景出现,最终考查的还是基础知识。你完全没有要每天花时间去关注新闻时政,也没有要特别在意这个事,前期的复习,一定是以基础知识为主。后期从此的时候,花一些时间去浏览这一年国内外大事,就可以了。
问答题是有技巧的,要善于总结答题方法
问答题部分,很多人因为忙于练习选择题,而无暇顾及,这也不要紧。我们集中一些时间去看近5年的考研试题,不要写答案,而是要去研究答题技巧。总结一些问答题的答题方法,以不变应万变。
五个部分复习应注意的地方
政治科目的复习,刚开始接触的时候,确实是感到有点乱了套路,不知道要怎么办。但是在掌握一些复习技巧之后,复习就不是那么难了。
马原与思修:是五个里面需要动脑筋不是死记硬背的,这个部分建议大家一定要看视频,因为有点难理解。涉及的大题比较简单,原理+方法论+引用文章的例子是好的答题方式。思修大家看看数,听石磊画画重点,就可以了,思修和马原一个简单一个难,配合起来效果较佳。
毛概与史纲:需要记忆的地方较多,是我国的改革历程,与史纲有重合的部分。建议大家以一门为主,补充另一门。文科生建议大家以毛概为主,理科生建议以史纲为主(因为理科生脑海里应该没有时间轴)
时政:书上的部分,文科生看看标题回忆一下高中知识就好,理科生觉得有要可以细细看一下,热点可以单独买书,也可以听音频。
复习时候应注意的误区:
(1)刷越多题越好。学姐觉得题都是差不多的,主要是巩固基础知识。一种题刷熟不错就好了。
(2)政治随便看看就好。政治真的有点拉分,63分和79分的差别还是有点大的,励志考名校的学弟学妹们一定不要轻视任何一门学科,总分要高的话,哪一科都不能低,我就是400+,每一科都ok。
(3)大题不用准备。分数差距大的原因,一个是因为没有认真看题,答题缺乏逻辑思维,只会照搬套卷的答案……那样重复率就太高了。如果想得得分,要以4套的答案为元素,针对考场出现的题目,以合理的思路组织答案。
(4)政治看书就可以了。这个观点是瞎说,近年选择题有很多是有点偏的材料,大家一方面要以不变应万变,一方面要多多关注时政新闻。每天早起用手机刷一下昨天的新闻也是不错的。
(注: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