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考研的小伙伴们基础复习是时候开始进行了,考研政治知识点多,要做好规划,考研政治马克思原理是考研政治中的重要部分,掌握好马克思原理可以使考研政治成绩大大提升。为了帮助同学们备战2022考研,下面小编整理了考研政治马克思原理:37条古句及背后的含义,供大家参考。
1.元气是构成世界的本体
这句话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肯定世界的物质性,并力图从某种具体的实物中寻找世界的本原,如中国古代的五行说,古希腊、罗马关于水、火、气是世界本原的学说。
典型句子有:“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气者,理之依也”、“天地合气,万物自生”、“太虚即气”、“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五行之气、天与人相交胜”、“水是万物的始基”、“原子是世界的共同基础”等。
2.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这句话把“天”看成自然界的最高主宰或天意,所以这句话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而且它还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又属于形而上学的观点,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形而上学的典型句子有:“至大无外,至小无内”、“白马非马”、“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飞矢不动”等。
3.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这是一种只见联系不见区别的相对主义观点。
4.“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与“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前一句是辩证法观点,后一句是诡辩论观点。任何事物都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第一句的意思是在人第一次踏入河水中的时候,人与河水相对静止,人是踏入了同一条河流中;而河水是处于绝对运动的状态当中,因此当人再次踏入河中,河水已经流动,人是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的。
这句话承认了绝对运动,也承认了相对静止,因而属于辩证论。第二句话意思是说河水永远在流动,随着人的“踏入”,河水依然不断流淌,人永远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这句话认识到了河水的绝对运动,却没有认识到人在第一次踏入河流中,人与河水的相对静止关系。这种只承认绝对运动,而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属于诡辩论。
5.心诚则灵,心不诚则不灵
这句话夸大了意识能动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6.心不使焉,则白黑在前而目不见,雷鼓在侧而耳不闻
荀子认为,如果不欲动心的功能,就会导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这段话蕴涵了人的意识具有能动性,认识主体在反映中具有创造性。
7.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老子的这句话中所蕴涵的哲理是,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8.无平不陂,无往不复
这句话说明了事物发展变化的普遍性和永恒性。
9.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强调的是对立统一而反对绝对等同;“以它平它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强调的是相反相成并由此推动事物的发展并产生新生事物。
10.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的这句话指的是祸与福相互依存,互相转化。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是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这句话体现了矛盾双方相互依存,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又如“善泳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塞翁失马,安知非福”、“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满招损,谦受益”、“居安思危”、“失败乃成功之母”等都包含着矛盾同一性原理。
11.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
老子的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否认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12.凡以知,人之性也;可以知,物之理也
这句话的意思是,就人的本性说,是能够认识客观事物的;就客观事物的道理说,是可以被认识的。
13.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明之,行也
荀子的这段话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目的。
14.听其言必责其用,观其行必求其功
这句话的意思是,检验言行的客观标准是“功用”,即效用。这句话强调了实践对认识的检验作用。
15.事实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认识和理论必须符合客观事实,必须通过实际效果来检验,凡是符合事实效果,就是正确的,否则就是错误的。
16.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知而不行,则体会不深;见之于行,则认识更明,知行互相依赖,互相促进,不可偏废。这是知行关系问题上的相互辩证法思想。
17.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阳明的这段话是说,知是行的来源,行是知的作用;知是行的开始,行是知的完成;认为知决定行。颠倒了知和行的关系,是唯心主义的知行观。
18.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
王阳明提出的这个命题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存在即被感知”、“眼开则花明,眼闭则花寂”、“宇宙即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等命题都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注:本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