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陕西师范大学从“四个度”构建“四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内在要求,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实践需求,激励广大师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具体内容一起来了解一下。
陕西师范大学“四个度”构建“四史”学习教育长效机制
陕西师范大学把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作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的内在要求,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新时代“四有”好老师的实践需求,加强组织领导,注重协调联动,突出载体创新,引导广大师生知史爱党、知史爱国、厚植教育报国情怀,努力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注重全员覆盖,做到学史明志,推进“四史”学习教育有广度。加强统筹谋划,制定学习方案、明确学习专题、健全学习机制,切实把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作为迎接建党100周年、深化“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进行重点部署推进。实施“四个纳入”,将“四史”学习教育纳入校院两级理论学习中心组和师生政治理论学习安排,纳入师生理论宣讲计划,纳入党员干部、新进教师和大学生骨干等各类培训,纳入理论研究专项课题。坚持以上率下,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带头为所在党支部讲“四史”专题党课,发挥示范领学作用,强化学习自觉,推动“四史”学习走实走深。
发挥课程优势,做到以史弘道,推进“四史”学习教育有深度。积极推进“四史”教育进课程、进教材、进头脑,把鲜活丰富的“四史”内容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在开设《理想信念与卓越师范人才培养》通识必修课的基础上,紧密联系中国共产党历史,依托陕西红色资源优势,开设《延安十三年》通识选修课。组建由学校党政负责同志、知名教授、中青年教学骨干组成的高水平教学团队,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四史”系列讲座,采取模块化设计,从社会主义五百年到中国共产党一百年,从新中国七十年到改革开放四十年,从延安精神到新时代脱贫攻坚,按照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系统授课,引导师生在认识历史、感悟历史中把握历史规律。近2000人次聆听了讲座,有效带动了师生“四史”学习热潮,实现了在教育教学中以史促学、以史育人。
依托载体创新,做到知史砺行,推进“四史”学习教育有热度。切实将线下育人资源和线上育人平台深度融合,运用线上载体,依托“学习通”APP、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开设“四史”学习模块,提供6大专题、43门“四史”在线课程。以“四史”知识、抗疫故事、校史校情、科学家精神为主要内容,组织“四史”网络知识竞答,吸引5000余人踊跃参与。推出“初心诵”诵读经典在线平台,征集选拔优秀青年学生诵读“四史”经典文献。凝聚线下人气,组织好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微党课大赛、大学生马列理论读书社“四史”学习读书分享会、少数民族学生“秉初心话‘四史’、促团结共奋进”演讲比赛、“扶贫日”教育脱贫攻坚成果展和馆藏“四史”专题图书展等活动,切实增强“四史”的辐射力感染力,营造了浓厚学习氛围。
锤炼深厚情怀,做到化史成风,推进“四史”学习教育有效度。将“四史”学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持续开展“西部红烛精神”宣传践行活动,发挥“红烛校史馆”育人作用,深入挖掘红色教育元素,让红色基因成为铸魂育人的精神动力。将“四史”学习融入学风建设,通过举办读书节、开展线上读书打卡、组建博士生宣讲团等形式,培养读书习惯,营造良好学风。将“四史”学习融入研学实践,组织青年学子和党外人士赴延安、照金等地开展“四史”主题教学实践,组织公费师范生骨干赴西部基础教育一线开展教育实习和义务支教,深入安康市岚皋县等地亲身感受决战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巨大成就,激励广大师生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
(注:本文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