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通盘部署,做到保障有力。成立以校党委书记为组长的疫情防控专班,设立校院两级线上教学专题工作组,定时召开专题会议,统一指挥调度疫情防控期间线上教学工作。召开线上教学工作座谈会,公布校院两级部门联系方式,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及时收集处理意见建议。针对线上教学可能发生的网络拥塞、平台负载等问题,制定专门应急预案,通过软硬件性能测试、优化网络设置等升级“西电智课”平台,为学生提供免费线上学习流量,全力支持师生开展线上授课和学习。截至目前,共有3846门课程线上开课,其中95%的课程使用“西电智课”平台,为全校2.3万余名师生员工提供可靠的线上教学服务。
注重同质等效,确保运行平稳。发布线上教学操作指南、制作线上教学培训微视频、举办线上教学研讨班,指导教师改进教学方式方法,提升线上教学质量,累计培训教师2000余人次。采用直播、“直播+录播”、MOOC+SPOC、“1+N”等多种方式开展线上教学,开展线上签到、发布课程互动、发放课程问卷、布置课程测验、在线提交作业等,增加课上互动交流和评估评测。制定完善线上教学工作标准,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教学”评估体系,形成线上教学“校—院—系—组”四级督导听课机制,加大领导干部和同行专家听课力度,实现对线上教学质量监控全覆盖,努力推动线上教学从“保运行”向“提质量”转变、从“讲得好”向“学得好”转变。
创新AI赋能,推进提质增效。加快教育信息化建设,推动解决跨部门多平台的数据分散、监管缺失、工具繁杂等数据共享难题,着力破解“信息孤岛”问题。建设上线多种智能教学辅助工具,为提升线上教学质量提供技术支持。运用AI赋能教师教学,通过智能技术自动构建课程“知识图谱”,利用“虚拟教研室”构建线上教学研讨空间,形成教师自建、团队共建、网络资源辅助的资源共享模式,协同开发线上教学新资源,提升线上教学成效。运用AI赋能学生学习,完善“西电智课”平台多语言翻译、智能问答、论文智能检测等功能,打造“线上综合学习空间”,为学生线上学习提供技术支撑。搭建“在线智能实验系统”,实现实验设备远程操作,为线上实验提供解决方案。运用AI赋能教育管理评价,通过实时监控线上教学、收集过程数据,建立精准的教师线上教学、学生线上学习能力画像,实现学习资源智能推荐和学习困难学生精准帮扶。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