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思想引领,筑牢知农爱农基石。深入推进课程育人,将全校2000余门本科课程的“教学大纲”提升为“育人大纲”,推动课程育人使命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有机融合。设立“专业课发挥思政功能”教改专项,创新教师党支部“双融合双促进”思政育人模式,历经5年的探索,着力构建“课程门门有思政、支部个个树品牌、教师人人讲育人”的良好局面。打造《大国三农》在线课程,传播“三农”领域伟大成就,上线一年浏览量突破400万。构建耕读教育与劳动教育有机融合的育人体系,编写《耕读教育十讲》读本,打造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带领学生走进田野,不断推动耕读教育理论探索与农事劳动实践融合互动、协同发展。
发挥特色优势,打造强农兴农矩阵。调整涉农专业结构布局,面向国家重大涉农战略需求与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增设农业智能装备工程、生物质科学与工程、食品营养与健康、兽医公共卫生等11个专业,逐步形成农工优势突出、文理特色鲜明、交叉融合多元的学科专业格局。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将生物育种专业纳入“强基计划”招生范围,成立由院士、高层次人才、学者组建的“强基计划百人导师团”,为现代种业领域人才培养和储备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坚持“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农业技术获得关键突破的重大领域,不断转化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高地;将“梨树模式”“牛精英”“卓越临床兽医”等发展为“精准服务三农”人才培养专项;与国外高水平大学联合开办本科教育中外合作项目,服务国家教育对外开放大局;积极推动我国在“一带一路”与南南合作领域的农业教育科技合作,推广农业发展的中国智慧,助力农业教育人才培养。成立“种业菁英班”“乡村振兴农场主菁英班”,形成大学+企业、农场主+学生、管理+技术、理论+实践、国内+国际、理论+互联网、专职+兼职等七大人才培养特色。
服务重大战略,践行学农为农初心。积极服务脱贫攻坚,发起“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5年间已有全国50所高校、7万余名师生参与。开展“脱贫攻坚·青春建功”社会实践,每年组织近3000学子赴百余县开展社会实践,书写学农为农的青春华章。获“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全国脱贫攻坚奖组织创新奖”等。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探索推广“科技小院”模式;实施“牛精英计划”,覆盖全国80%的畜牧学科学生培养平台,探索牧业领军人才培养新范式。积极服务绿色发展,打造跨学科、集成式农业绿色发展创新平台,探索曲周模式、梨树模式,组织学生开展“云上营养 舌尖安全”“植慧助农”“资之天地,环其生境”“宣传土地国情 共建美丽家园”等智慧助农志愿服务项目。学校2020届、2021届毕业生中,有超过70%的学生到农业及相关产业就业,在“三农”事业广阔天地中干事创业,大展作为。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