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择校需要考虑“以后就业地/生活地”,这个非常重要。但是很多同学并未考虑过,当初我也有这个失误。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并非真的是浮萍,要考虑到以后生活的城市(比如房价等等),父母的意愿,女朋友的意愿等等。这个要考虑!例如到毕业时节,你学校在A地,家在B地,这个时候B地或者其他非A地的地方有任何面试,你赶过去都会很麻烦,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因此大家基本首选都是在学校所在的A地。
2. 不要过分考虑“法科名师”,又什么因为XXX在北大,所以我要考北大啦,这个逻辑基本是扯淡。理由不明白的下面问,读过法硕的90%都会明白了。
3. 注意考虑“学校牌子”,目前法硕整体培养是扩招再扩招,不夸张的说法硕包括法学教育已经很衰了。我们研究生院院长说,第一年招法硕的时候,所有学校都在等教育部的法硕培养方案,结果迟迟不出来,新生都要进校了,学校只能匆忙应对。其实这一过去现在是否改变了?改变了多少?有益的改变?不好说,一些还可以的法科院校都如此,别说以法硕圈钱的很多其他学校了。
4. 目前我个人感觉,“学校牌子”某种意义上超越“法学实力”。原因主要在于,你要面向的就业单位不光是法科业内,因此对于法学实力的评价没有像老教授一般严格遵循,再加上现在法科各类层级太多了,社会上绝大多数单位根本不明白什么法学法硕,因此最终又会回到看牌子的老路子,这是没办法的事情。当然了,法学实力对于你三年的学习是有不少帮助的,毕竟,对于某些连法学本科都没大有的名校,你这三年等于花钱买个牌子,值与不值自己考虑吧!
5. 总之,还是对自己争取尽早定位,这个最重要,其实这个定位也决定着你未来的择校及走向。我们需要了解的是学校的法硕教育,而不是这所学校的法学实力,这基本是两码事!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