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的考生已经进入准备复习的状态,每年考研的时候很多的考生都在纠结,到底选择什么院校什么专业,那面对这么多战友们,我们该如何选择,才能仍自己脱颖而出呢。说到考研择校择专业的问题,不少同学表示很纠结,首先不知道先看院校还是先看专业,下面小编整理了择校择专业的7条建议,一起来看看吧。
专业范围选择
(一)考研可选择的“本专业”
eg:某学员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该一级学科下有“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等10个专业。对于该学员而言,这10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本专业”。
(二)考研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eg.某学员本科就读专业为“金融学”,该专业属于“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与该一级学科平行的一级学科为“理论经济学”,“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之下有“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等6个专业。对于该学员而言,这6个专业均为考研可选择的“相近专业”。
(三)考研可选择的“跨专业”
不属于本科就读专业所属学科门类的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则为考研可选择的“跨专业”。
硕士类型选择
(一)类型说明
中国提供两种类型的硕士学位供考生进行选择:学术型硕士和专业硕士。
学术型硕士按学科设立,其以学术研究为导向,偏重理论和研究,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机构的研究人员;专业硕士以专业实践为导向,重视实践和应用,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高层次人才。两种硕士类型均为全国统一考试、全日制培养并发放双证。
(二)应试难度说明
1.绝对难度:从初试科目、试卷难度、分数要求三方面进行比较,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绝对难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
2.相对难度:从报名绝对人数、报名录取比例、实际录取分数线、复试差额录取比例四方面进行比较,一般而言专业硕士的相对难度要低于学术型硕士。
意向专业选择
根据自己的意愿和前面两个步骤,确定自己想考的专业,确定是否跨专业考试。
意向地区选择
(一)就业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就业,建议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
这是读研选择地区的第一原则。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学校较多,同理每年的各学历层次的应届毕业生较多,工作竞争相对激烈。例如,如果在北京读完研究生后,学员将回到家乡所在省的省会就业,则选择在本省省会读研为更好的选择,既利于人脉积累,也便于利用好地缘优势。
(二)安家原则
未来打算在哪儿买房子、组建家庭,建议选择在哪个城市读研。
这是读研选择地区不得不考虑的现实问题。未来每位学员都需要组建自己的家庭并照顾父母。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买房压力大,如北京房价动辄2-4万元每平,成家安定下来相对非常困难;而其他的省会城市或中小城市相对轻松。例如,如果家庭经济状况不是特别富裕,原则上不建议选择北京、上海、广州、杭州作为安家的城市。
(三)经济原则
相比较而言,在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杭州等)读研需要承担更大的经济压力,固比其他省会城市对于家庭经济状况的要求更高。例如,在北京、上海读研的学费、生活费、其他开销,将远远大于在武汉、成都等其他城市。
(四)一区、二区选择
按照地域原则,教育部将不同的省份划分为一区、二区,每年的考研复试分数线也分为一区线和二区线。相比较而言,每年国家二区总分线比国家一区总分线要低10分,单科分数线也更低。随着考研人数的逐年递增和招生的结构性转变,考研的总分线也是年年居高不下,让很多学生与成功失之交臂。有鉴于二区省份对于总分线和单科线的要求更低,更加适合不愿意承担考研风险、基础较弱的学员选择。
意向硕士点选择
选哪一个学校最重要的是看它是不是适合自己,而不是它是不是最好,是不是排名靠前;另外还要看自己能够考上的可能性。如果你基础很好,又能抽出时间来复习,应该考重点学校;反之则是一般的学校。再有报考是否方便也是要考虑的。一般地说,还是就近报考、学习比较好
意向硕士点竞争难度分析
(一)参照往年的报录比
硕士点的报名录取比例越高,则难度越低。
硕士点的总分和单科线越低,则难度越低。
(二)初试参考书分析
1.不指定参考书。此类硕士点非常注重学生平时的个人修养,专业课考试难度较高,一般不建议选择。如果一定要报考这类院校专业,可参考同等院校专业所给出的参考书目。
2.指定参考书。大多数院校都会给出具体的专业参考书目
(三)复试差额录取比例
复试差额录取比例越大,难度越大
确定目标硕士点
确定目通过以上步骤,最终确定目标院校和专业标硕士点
2022考研征程已开启,了解竞争压力,盘点历年考研人数,请前往→近10年考研人数汇总;院校难抉择,跨考复习入门难,自制力不足复习无章法,跨考考研全年集训营专为你而来!
对于2021考生,成绩出来后,复试调剂迫在眉睫,想要在复试和调剂间找到自己的位置,断进入复试概率,前往点击评估复试入选率 (手机打开效果更佳哦);
若此战失利,与理想院校失之交臂,没关系!天没塌!二战集训营,我们等你,挽救2021的失误,这次,我们和你一起再战考研!
点击右侧咨询或直接前往了解更多
2022考研全年集训 | |||
2022考研形式分析 | 各专业院校排名情况 | 从历年会计专硕报录比说MPAcc考研难吗 | |
2022考研时间及注意事项 | 全年复习方案制定 | ||
从金融专硕报录比解读金专考研哪些院校最好考 | 考研难度分析及自身情况解读 | ||
2021考研复试调剂 | 2021考研复试·了解导师 | 通知!2021考研第一批调剂信息来了! | |
历年考研复试面试常见话题汇总 | 全国各省研招办官网网址及微信公众号汇总! | ||
复试时要查本科成绩单怎么办? | 2021考研复试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