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跨考考研 搜一搜
跨考考研
跨考考研
跨考考研
跨考考研
2020考研选择合适的院校 这些数据很重要!
跨考考研2019-04-04
来源跨考网整理
跨考考研

  2020的考生已经进入准备复习的状态,每年考研的时候很多的考生都在纠结,到底选择什么院校什么专业,那面对这么多战友们,我们该如何选择,才能仍自己脱颖而出呢。考研选择合适的学校很关键,下面我们来看看通过哪些数据来选出适合自己的研究生院校呢?

  1、招生计划人数

  一般情况下招生人数和录取几率成正比。计划招生人数越多,录取几率越大,特别是热门的专业要着重关注,而且考研的考生们不能仅看今年的数据,往年的数据也要看看。

  2、报考人数

  从报考人数中可以看出你的竞争对手到底有多少。有的高校特别是名校热门专业报考人数非常多,那么竞争就大,难度就大,多看看到前几年的数据,从中大致可以判断出当年的报考情况。

  3、实际录取人数

  通过实际录取人数,结合去年的招录数据,可以判断出该专业的大体招录情况。有些高校个别专业可能会存在扩招的情况,这就需要考研的考生们去官方网站或者通过一些内部渠道打听。

  4、报录比

  录取人数除以报考人数就是该专业报录比。通过查看报录比,不但可以看到历年院校招生人数的变化情况,还可以对于录取成功率有一个简单概念。比如,清华某专业,2013年报考人数为100人,最后录取人数为4人,其中推免生2人,那么就等于说100人中,最后成功的才只有2个,那么如果你不是学霸,没有足够的能力,你还会执著于北大吗?

  5、推免人数

  很多名校热门专业每年的推免名额很多,有的像清华、北大等甚至占了当年招生人数的一半甚至更多,这样留给统考生的名额就很少,竞争就很激烈,所以各位考研的考生在报考之前,必须搞清楚自己报考专业的推免人数有多少。

  6、复试分数线

  学校的复试线越高,就证明考研难度越大。此外,复试线、校线和院线三者之间会有很大区别,部分学校会有多个学院开设同一个专业,也就导致每个学院的院线不一样的结果。学校给出的复试线一般是各院的最低院线。如果目标学校只有一个学院开设目标专业,则不存在校线和院线的区别。

  7、复试比例

  复试比是指计划招收人数和进入复试人数的比例,教育部规定最低的复试比例为1:1.2。当个比方,如果录取10人,就会有12人进入复试,也就代表其中的两位同学会被刷。有的学校复试比会高达1:1.5,甚至1:2。复试比例如果偏高,就能说明两个问题:一方面是复试线的参考价值降低,另一方面就是复试竞争激烈、风险更大。

  8、考生自我水平的评估

  做一下想要报考的院校的历年真题,看看以你目前的水平,可以做到什么程度,在剩下的时间内,是否有把握可以提升至真题要求的水平。

  每个参加考研的同学,都期望自己能够顺利通过考试,被目标院校录取。所以,我们在选择考研的目标院校一定要量力而行,在综合考量各方面的数据之后,报考最合适自己的、最有希望的一所学校。

查看更多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点击右侧咨询或直接前往了解更多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2023备考学习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2023考研先知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当前位置: 首页> 择校择专业> 正文
择校择专业相关栏目
跨考考研
考研热点
推荐阅读
推荐课程
跨考考研
2022全年魔鬼集训营二期
跨考考研开班时间:2021.4.20
在线咨询跨考考研
跨考考研
2022大三抢先学
跨考考研开班时间:每月20日
在线咨询跨考考研
Copyright©2008-2020 北京尚学硕博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公司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宣武门庄胜广场中央办公楼南翼19层
客服电话:400-833-2220
跨考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