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跨考2019-12-20
2020考研的“前辈们”已经进入了考研最后的冲刺阶段,而21考研的小伙伴你是否还在认为21考研距离还有很远呢?实话告诉你,面对考研人数逐年攀升、录取难度加大的情况,提前开始准备明显是更好的选择,而择校择专业是第一步,那么选择院校的关键因素有哪些呢?跨考教育已经开设了寒假体验营,为各位答疑解惑,现在加群,更能收获各类考研资料→
(一)个人因素
每个小伙伴的情况不同,参加考研最重要的个人因素就是自己的考研目的,考研复习的全程有自己的目的做为目标支撑着自己,往往能获得考研的成功。然后需要考虑自己所学习的专业,可以跨考的专业都有哪些,是否对所学专业有兴趣。其次选择院校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各个学科的基础(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等),这里的基础指的不是每学期的期末成绩哦,是小伙伴需要仔细想一下这些学科自己是否有在认真学习,每个人的基础不同,需要考虑的院校也是需要根据自己的情况来选择。
(二)专业因素
详细了解自己的个人因素后,首先需要大家确定的就是专业的因素,需要了解专业的就业方向、专业的考试科目、专业的复习难度(是否适合跨考)以及报考此专业的分数线。要选择行业处在上升阶段的专业,选择未来发展空间较大的专业。
(三)跨考因素
若小伙伴确定自己想要跨考到别的专业,根据我的多年经验,给大家提供一下跨考需要注意的几点:①别的专业几乎跨不进去的专业有:理学、医学、工学、农学、艺术类(实操类)。②哲学、法学、历史、教育学、文学尽量不要跨到经管类的。③经管类的可以跨到文科类的,尽量不要跨到理科、工科的。④理工科类除了第一条提到的专业,其余专业一般都是可以跨考的。⑤非英语专业的尽量不跨到语言类的专业,翻译硕士除外。
(四)院校因素
院校因素需要考虑的方面有很多,根据往年的经验,小伙伴需要考虑这些因素:①院校所在地及区域:很多小伙伴认为地区因素不是非常重要,实际上读研与本科的学习有所不同,往年很多读研的小伙伴研究生毕业后大部分留在了当地,签了当地的工作,所以报考的时候院校的地区一定要重点考虑。②院校级别及实力,所报考的专业的专业排名。③院校的专业学制,是两年还是三年。④院校的报考竞争情况与院校的导师情况。⑤院校是否有其他的特殊要求,比如学生有其他的要求或者英语等的特殊要求。
以上是跨考小编为考生整理的“考研择校择专业建议”的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准备开启2021考研征程的你,需要趁这个寒假为考研开启预热模式,跨考教育已经开设了寒假体验营,为各位答疑解惑,想了解更多考研相关内容,关注微信公众号:跨考考研集训营,或者扫描下方二维码进行关注,敬请关注我们的跨考网!
(本文由跨考教育教研室综合整理。)
2022考研征程已正式,了解竞争压力,盘点历年考研人数,请前往→近10年考研人数汇总;院校难抉择,跨考复习入门难,自制力不足复习无章法,跨考考研全年集训营专为你而来!自带气场的Jennifer老师,声音可出道莹姐,传递温柔力量的敏姐姐...在全年集训等你!
对于2021考生,成绩出来后,复试调剂迫在眉睫,想要在复试和调剂间找到自己的位置,断进入复试概率,前往点击评估复试入选率 (手机打开效果更佳哦);
若此战失利,与理想院校失之交臂,没关系!天没塌!二战集训营,我们等你,挽救2021的失误,这次,我们和你一起再战考研!
点击右侧咨询或直接前往了解更多
2022考研全年集训 | |||
2022考研形式分析 | 各专业院校排名情况 | 从历年会计专硕报录比说MPAcc考研难吗 | |
2022考研时间及注意事项 | 全年复习方案制定 | ||
从金融专硕报录比解读金专考研哪些院校最好考 | 考研难度分析及自身情况解读 | ||
2021考研复试调剂 | 2021考研复试·了解导师 | 通知!2021考研第一批调剂信息来了! | |
历年考研复试面试常见话题汇总 | 专供!你想知道的复试信息 | ||
复试时要查本科成绩单怎么办? | 2021考研复试参考书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