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2007年考研还有整整30天的时间,在最后的冲刺复习阶段,许多考生出现了死记硬背、题海战术、恐惧不安等现象。为此,考研辅导专家提出了考研冲刺误区及注意事项。希望广大考生能够引以为戒,顺利通过1月份的统考。
考研冲刺四大误区:
一:死记硬背
在最后冲刺时,尤其是政治考试,许多考生思想上有误区,以为在最后的时间内突击背诵,会考出高分。实际上,靠死记硬背得高分很难。2004年考研时通过漫画考辩证法,而这种题是死记硬背无法解题的,通过历年来考题分析,考研政治题一般比较活,主要考察考生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考生必须系统掌握政治理论,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才会游刃有余地解题,考到理想的分数。
二:心存侥幸
在复习阶段没有下工夫的考生,把希望寄托在押题上,心态上有侥幸心理,这是不可取的。教育部考试中心规定,考研出题老师绝对不会接触外界,一些有经验的老师凭多年的经验猜题,命中率也是未知的,如果押偏了,考生就会丢掉分数,指望押题的侥幸心理有害无益,只有踏踏实实复习,才会考好。
三:恐惧心理要不得
一些考生在复习前,总是要打听以前参加考试的人,咨询考题的难易度,假如对方说很难,这些考生就会产生恐惧心理。实际上,研究生考试是选拔性的考试,难度和淘汰率是必然的,这种恐惧和紧张是没有必要的,排除外界干扰,专心复习,下足工夫,就会考出高分。
考研冲刺注意事项:
一、不要相信兜售的“考研试题”。
在研究生招生考试前,一些不法分子经常利用网络、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等手段兜售所谓“考研试题”,非法牟利。每年都有部分考生上当受骗,既蒙受了经济损失,又影响了正常的备考。因此,教育部提醒广大考生莫存侥幸心理,谨防上当受骗。
二、违规必究、作弊必罚。
凡组织、参与作弊的考生,如是在校生,将由其所在学校给予直至开除学籍的处理;如是在职人员,教育考试机构将其作弊行为记录通报其所在单位,由所在单位给予严肃处理。对于团伙作弊、触犯法律的,由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对于考生在国家教育招生统一考试中的违规事实及处理结果将记入考生诚信档案,并作为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依据。
?考研教育网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