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客观性测验:以评分客观而得名。它是通过出一系列客观性试题要求学生完成具有一定任务的作业来测定学生知识与能力水平的测验。
42. 标准化测验:是一种具有统一标准、对误差做了严格控制的测验。
43. 电化教学:在教学中,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媒体恰当结合,传递教学信息,以实现教学的优化。
44. 教学媒体:是和传递教学信息的工具。它主要分两类:一是印刷媒体,又称书本媒体,包括教科讲义、习题集、实验实习指南、学习指导书等等。另一是电教媒体,又称非书媒体、媒体,包括幻灯教材、录音教材、
电影教材等。
45. 电教教材:是根据教学大纲的规定,主要用图像和声音表达教学内容,用电声、电光、电磁、电控等技术,进行制作与重放的一种音像教材。
46.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47. 德育过程: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教导下,学生主动地积极地进行道德认识和道德实践,逐步提高自我修养能力、形成社会主义的品德的过程。
48. 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要求。
49.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思想政治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
50.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51. 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52. 严格要求与并重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并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53.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54. 在集体中教育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
55. 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56. 德育方法:是指用来学生思想认识、培养他们的品德的方法.
57. 榜样: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
58. 锻炼:是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59. 修养:是在教师引导下学生经过自觉学习、自我反思和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一种重要方法。
60. 陶冶: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61.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是运用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生活美培养受教育者正确的审美观点和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美育是全面教育必要的组成部分。
62. 美育过程:是教师依据人的审美心理规律,引导学生通过审美活动,形成和发展感受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过程;是运用人类的审美经验和美的规律,影响学生的感官和心理,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审美能力过程。
63. 美育原则:是按照美和审美意识、审美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规律进行教育所必须遵循的要求。
64. 体育:包括身体锻炼的教育和卫生保健教育两个方面。前者侧重于学生机体的培育,后者侧重于学生机体的保护。
65. 体育过程:是教育者根据教育目的,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和卫生保健的知识、技能,促进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全面地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学生体质的过程。
66. 劳动技术教育: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工业、农业和第三产业主要部门中适应面较广的劳动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它是普通学校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67. 课外活动:是指学校在课堂教育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地对学生进行的多种多样的教育活动。它是学生课余生活的良好组织形式。
68. 班集体:有明确的奋斗目标,健全的组织系统,严格的规章制度与纪律,强有力的领导核心,正确的舆论和优良的作风与传统。
69. 正式群体:是在校行政、班主任或社会团体的领导下,按一定章程起来的学生群体。它通常包括:班学生群体、班共青团和等少先队等,负责组织开展全班性的活动。
70. 非正式群体:是学生自发形成或组织起来的群体。它包括因志趣相同、感情融洽、或因邻居、亲友、老同学等关系以及其他需要而形成的学生群体。 ?嶛禵‰煔
71. 参照群体:是学生个人乐意把它的目标、标准和规范作为自己的行为动机、调节自己思想和行为的一种群体。通俗地说,参照群体是学生个人心目中向往和崇尚的群体。
72. 教师的权利:就是指教师依法行使的权力和享受的利益。
73. 教师的义务:就是教师依法应尽的责任。
74. 学校管理体制:是指学校内部各种字处理关系的体系和制度。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校领导的体系和制度,规定学校由谁决策和组织实施,二是学校组织机构的体系和制度,规定学校设置什么机构,各机构的职、现、权范围及相互关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