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2005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级财务会计》试题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P18
2.×。应在“其他货币资金”中核算。
3.√。P38-40
4,×。P41
5.√。P75
6.×。管理方不改变意图,则仍视为短期投资。
7.×。年数总额法下等额递减,双倍余额递减法下无等比等差规律。
8.×。P154(新准则下分情况)
9.×。如用于工程施工,则要从进项税额转出。
10.√。P289
11.×。营业外收入属于利得,不属于收入。
12.×。P369
13.√。P386
14.√。参照老教材P615。
15.√。参照概念题。
16.×。
17.×。要以建造合同能否可靠估计为前提。
18.×。要形成投资关系。
19.√。
20.√。参照老教材P702。
二、选择题。
1.ABCF
2.ABDE
3.ACDF
4.ADF(新准则下B已取消)
5.ABCD
6.CD
7.D
8.A
9.B
10.新准则下已取消
11.BCEF
12.D
13.AD
14.CD
15.ABDF
三、概念题。
1.收入(P15):指企业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控制(P88):指有权决定一个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并能据以从该企业的经营活动中获取利益。
3.无形资产(P152):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
4.建造合同(P250):是指为建造一项或数项在设计、技术、功能、最终用途等方面密切相关的资产而订立的合同。
5.或有资产(参照老教材):是指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的潜在资产,其存在须通过未来不确定事项的发生或不发生予以证实。
四、业务题。
1.(1)发出甲材料实际成本=20 000+33 000+37 000×100/400=62 250
(2)实际成本=[(20 000+33 000+37 000)/(200+300+400)] ×600=60 000
(3)借:生产成本 40 000
制造费用 12 000
应付职工薪酬 8 000
贷:原材料 60 000
2.(1)
借:长期股权投资—万华公司(投资成本) 970 000
贷:银行存款 970 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万华公司(损益调整) 220 000
贷:投资收益 220 000
(2)
借:应收股利 12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万华公司(损益调整) 120 000
又3 000 000×40%=1 200 000>1 070 000,则只需要确认1 070 000元损失,剩余130 000元计入备查薄。
借:投资收益 1 070 000
贷:长期股权投资—万华公司(损益调整) 1 070 000
(3)1 000 000×40%—130 000=270 000
借:长期股权投资—万华公司(损益调整) 270 000
贷:投资收益 270 000
3.(1)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300 000
贷:累计折旧 300 000
借:递延所得税负债 99 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99 000
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201 000
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 201 000
借:盈余公积 30 150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30 150
(2)净利润增加201 000元,其中管理费用增加300 000元,所得税费用减少99 000元,待分配利润增加201 000元,盈余公积减少30 750元,年末未分配利润增加170 850元。
(3)发现2002年漏记折旧费用300 000元,在编制2002年与2003年会计报表时已对该差错进行了更正,由于此项错误的影响,2002年少记累计折旧300 000元,虚增净利润及留存收益201 000元。
4.(1)
1995年1996年1997年累计影响数
净利润400200300900
现金股利0403070
830
累计影响数=830×(1-33%)=556.1(元)
(2)借:长期股权投资 556.1
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 472.69
盈余公积 83.41
五、论述题。
1.答案要点:
会计学收益是以实际发生的交易和收入实现为基础,只包括已实现的收益,将未实现的持产收益排除在外,这不仅使收益计量具有客观性和可验证性,而且也体现了谨慎性原则的思想。而经济学收益将企业经营业务收益和企业因持有资产而获得的那部分收益同等对待,而不考虑收益是否实现。因此,在通常情况下,会计学收益总是小于经济学收益,但是,经济学收益要求对持产收益一并计量,计量的主观随意性也随之增大。
会计学收益依据的是历史成本和配比原则,而经济学收益概念要求按现时价值对资产进行计量。会计学收益奉行财务资本保持观,与此不同,经济学收益概念坚持实物资本保持观。
会计学收益+未实现的有形资产(增减)变动—前期已实现的有形资产(增减)变动+无形资产的价值变动=经济学收益
2.答案要点:
会计准则按其制定基础的不同,分为以基本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体系和以具体规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体系。前者以国际会计准则和英国的会计准则为代表,后者以美国的会计准则为代表。两种不同的基础代表了会计准则制定过程中不同的指导思想,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必然导致不同的结果。
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一是要求公司的会计师和外部审计师运用更多的职业判断,从而可以提高会计师在编制会计报表中的职业水准;二是可使会计准则在内容和形式上更加简洁;三是可以大量减少准则的例外事项,并能减少准则间的冲突,从而减少形式重于实质的交易设计和套利行为。同时,以原则为基础的会计准则,也存在一些弊端:一是职业会计师和外部审计师的不恰当的判断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而且职业判断的强主观性,也违反了一贯性和可比性;二是留给公司管理层一定的操作空间。而针对具体规则为基础编制的会计准则,正好与上述优缺点相反。可见,十全十美的方式是不存在的。
对于两种方式,我个人认为,每一种方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陷,应看到事物的两个方面,不应一味的去夸大某一方式的优点或缺点,也不能因为现行的某一方式出现问题就全盘否定之。我们应该在实际应用中全面分析两者的利弊,最终的判断标准是看哪一种会计准则制定方式产生的会计报告更有用、更容易理解,对投资者具有更多的价值。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