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时就想着怎么写这篇经验贴,可是真的付之于屏幕的时候,又觉得里面的点点滴滴,和情感历程,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是真正走过的人,中间的迷茫,怀疑,幻想,都很难有切身的体会。
昨晚出了初试成绩,政治79,英语74,数学150,专业132,总体感觉是能发挥的都发挥出来了,成绩相当满意。
一年前,据说复旦新闻学院的录取率在4%以下,几百名考生里,最后成功的只能是最有优势并且最有耐力的。所以,作为一个向往名校的考生,虽然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仍然在备考时感到十分茫然,并且有种“考得上考不上无所谓,先试试”的摸棱两可的心态。但是在父母的一再要求下,我参加了跨考教育的专业课保过班。
报名后,跨考的教务老师多次找我聊天,了解我的情况。当得知我的这种心态后,十分气愤的指出我这是一种对自己,对父母的不负责任。这令我如受当头棒喝,一下子醒悟了过来,如果这样下去,不但今年无望考试,明年也会收到影响。于是,我马上按照跨考的专业课顾问的规划,开始按部就班,认认真真地复习起来。
在老师们的督促和指导下,随着复习阶段的向前推进,我深刻的感觉到自己的专业课水平越来越高,考研信心越来越强,终于在今年的4月份登上了复旦大学新闻专业的录取名单。
我的研究生梦也终于实现了。回首一年的辛苦历程,自己的付出终于得到了回报。在这里,要真心感谢跨考的老师们,她们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我也想和更多的跨考学弟学妹分享一下自己的考研经历,希望你们在跨考的帮助下实现自己的梦想。
另外在考研时,经常找人打打台球,看历史人文方面的闲书,或者励志的书籍,每天晚上一两集美剧,这些简单而又轻松的习惯,很多经验贴上的大神都有,但又各自不同。一点这种兴趣都没有,肯定是不好的,考研是个马拉松,冲刺太早的人,不可能是考的最好的人。考研前中期还是劳逸结合比较好,至于度的问题,以及休闲本身所具有的反作用,要自己好好把握。
说了这么多(主要是本人文笔不行,废话太多, 大家有所获就行了),主要是看了那么多经验贴,想把这个写的详细一点,希望对来年考的人能有所帮助,算是回馈了。在这里,再次好好感谢党,感谢国家,感谢海天考研,感谢我们寝室的四位大神,感谢考研路上一起陪过我的人。感谢跟我住在一起的四位师兄,感谢我的朋友和亲人,更要感谢跨考的老师们帮助我让我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2022考研初复试已经接近尾声,考研学子全面进入2023届备考,跨考为23考研的考生准备了10大课包全程准备、全年复习备考计划、目标院校专业辅导、全真复试模拟练习和全程针对性指导;2023考研的小伙伴针也已经开始择校和复习了,跨考考研畅学5.0版本全新升级,无论你在校在家都可以更自如的完成你的考研复习,暑假集训营带来了院校专业初步选择,明确方向;考研备考全年规划,核心知识点入门;个性化制定备考方案,助你赢在起跑线,早出发一点离成功就更近一点!
考研院校专业选择和考研复习计划 | |||
2023备考学习 | 2023线上线下随时学习 | 34所自划线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2考研复试最全信息整理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复试分数线汇总 | ||
2023全日制封闭训练 | 全国各招生院校考研调剂信息汇总 | ||
2023考研先知 | 考研考试科目有哪些? | 如何正确看待考研分数线? | |
不同院校相同专业如何选择更适合自己的 | 从就业说考研如何择专业? | ||
手把手教你如何选专业? | 高校研究生教育各学科门类排行榜 |